謝油奎
摘要:互動教學與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和探索式教學一樣,都是新課改背景下新興起的教學模式,對各學科的教學質量及效率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已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引來了很多相關人士的重視。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不但適應了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質量要求,還適應了社會對綜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更對初中生以后的升學率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互動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新趨勢。對此,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對互動教學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初中語文教學經驗,對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應用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分析。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語文;應用分析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被實現和尊重,因為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主體地位的認識不到位,認為自己就是教學的主體,因此出現了老師逼迫學生對語文課文死記硬背,讓學生做大量的習題練習,這種發被動式的語文學習雖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論知識水平,但對于學生的語文思考能力、語文創新思維和語文實踐能力,沒有起到應有的培養和提高作用。所以為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及效率,必須將互動教學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因為該互動教學能夠實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主動性得到提高,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 互動教學的簡單概述
互動教學簡單的來理解就將教學看做一個動態發展、學生與老師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和相互活動的過程,其目的是通過互動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綜合能力等。互動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最大的差異在于:第一,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的是老師教育,而輕視學生的學習,即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主體地位難以實現;第二,傳統教學模式主要通過老師單方面的知識灌輸實現知識教育,而活動教學模式則通過與學生互動來實現知識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這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第三,互動教學模式中的實踐性教學內容比較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而傳統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內容則很少,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和提高。
二、 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應用分析
(一) 觀念的轉變
互動教學注重的是師生的互動,要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故此,老師必須轉變觀念,提高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度,并全面發展“學生為主”教學模式,以加強師生互動的同時,實現對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春》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待閱讀后讓學生提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如:寫雨中景的原因?春雨時候寫樹葉和小草兒的原因?等,然后老師回答:“春天特色是通過景來突出的,春天里的生機勃勃是通過樹葉和小草來體現的。”這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及課文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二) 老師要積極建立起良好的師生和生生關系
第一,老師要以學生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去,讓學生感受到情切感,進而培養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良好師生關系建立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礎;第二,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持以民主和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即對表現積極和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對于學習不太積極和學習成績不太優秀的學生進行鼓勵,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第三,老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相互之間建立起良好的生生關系,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活動效率及質量,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協作能力。
(三) 積極引進小組合作教學方式
第一,老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并選出小組代表領取小組任務;第二,引導每個小組的學生對任務完成內容進行確定,以快速找到任務中的重難點學習內容,并進行針對性學習;第三,在小組進行知識討論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討論中,并對學生討論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正確指導,以找出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法;第四,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在任務學習中的見解及意見,然后對小組學生討論后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以加深學生語文學習中問題的了解,進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問題發現及解決能力。
(四) 要積極引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當下已經處于網絡時代及信息時代,很多領域都已經廣泛應用到了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及計算機技術,教育領域也不另外,還形成了專門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方法,并成為新課改背景下比較新型的教學方法,所以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以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積極主動性的同時,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活動,實現互動教學,進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及效率。具體引用措施如下:第一,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功能、文字功能、圖片功能、音頻功能和動畫功能,將初中語文教學內容形象化、示圖畫、具體化和簡單化地展現給學生,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信心,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及積極主動性;第二,可以利用將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相結合,創建出語文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出輕松和愉快的學習環境,進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實現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例如,《皇帝的新裝》教學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聲音功能、動畫功能和文字功能等,將“皇帝的新裝”以故事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利用網絡技術在計算機上搜集相關故事,并改編成適合學生表演的話劇、小品等,以加深學生對《皇帝的新裝》的影響,進而達到提高該課文教學質量及效率的目的。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提出,使“以學生為本”成為教學的宗旨和原則,很多教學方法及模式都要在堅持這一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提出和應用,互動教學就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所以實施過程中堅持了“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故將互動教學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不但能夠實現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主動性,還能夠提高初中語文老師的語文教學質量及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永琪.關于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7,06:31-32.
[2]敏建新.淺談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05:75.
[3]林懿.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互動策略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05:108.
[4]張斌.初中語文教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4,25: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