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娥
摘要:圖形與幾何是數學知識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對思維能力培養的方法和過程給出了具體的策略,從而能夠使學生在圖像與幾何的領域教學中,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對思維能力進行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思維能力;培養
一、 引言
在小學階段進行數學教學,除了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所以,在數學的日常授課中,對于如何更好地培養好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了小學教師一直深入探究的課題,也是非常關鍵的教學任務。數學的學習可以有效的將人的創新思維、推理思維、想象思維以及創造思維進行培養。在數學知識當中,一些知識具有非常強的抽象特征,學生在對其進行學習時只有通過細致的思考才能真正掌握,以便對知識進行良好的運用。因此,在小學階段便對學生實施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非常重要。
二、 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非常突出,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只要有一定的興趣便會對事物進行探究,鍛煉思維能力。所以,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動,只要學生對其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會對知識感到枯燥。
例如:在學習物體觀察以及周長的知識當中,是小學幾何數學的初級階段。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一個長方形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提問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形狀?并且發現了長方形的什么特征?學生在對未知事物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好奇心,從而對物體進行細致的觀察。學生會回答:長方形的角相等、對邊相等等。為了更好地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動,啟發思維能力,可以應用多媒體出示相關的練習題,奶奶想靠墻用木頭圍成一個長6米、寬3米的小菜園,請同學們想一想要怎樣才能圍出來,親自動手畫一畫。并且分別算出需要多少米的木頭?讓學生在新的情境中再次明確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畫面是不同的。引導學生回顧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并將公式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培養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各項思維的能力。
三、 從具體的材料著手,逐步推進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數學的日常授課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好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可應用具體的材料進行授課,學生應用實際存在的物體進行思考,可以全面將思維進行調動,針對看見的問題進行探究,有益于學生應用正確思維模式展開探究。因此,在數學的日常授課中,要應用實際具體的材料對學生進行思維啟發,鍛煉學生得出相關規律的思維能力。
例如:某個物體是由若干個小正方體擺放形成的,從正面看以及從左面看是完全不同的(如圖所示)那么請同學們算出至少需要多少正方形呢?最多需要多少個呢?這樣的推理問題,是比較基礎的圖形與幾何問題,如果學生僅僅憑借想象思維去解決,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工具對其進行實物擺放,學生在擺放的過程中,會更加了解面與面的重合問題以及棱的重合問題。應用這樣的授課形式,學生很快便會將問題的答案探究出來,鍛煉了學生的想象思維以及推理思維。
四、 鍛煉學生數學思維的措施,促進學生的主動思維
由于小學生的年紀還比較小,具有非常強的思維依賴特征,特別是比較低年級的學生,思維模式還沒有進行較多的開發,會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所以,在數學的日常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積極性進行全面的調動,應用多靈活的教學手段以及措施,抓住教學中的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首先,要對學生打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將學生的思緒引領到打造的情境當中,從而使學生發散思維,主動對問題進行探究,自主對知識進行探究。
例如:在體積和表面積的學習中,要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自行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積極計算公式探究,以便能夠正確進行應用。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出示提前準備好的長方體箱子,向學生進行提問,要想知道這個長方體體積是多少,同學們都有什么辦法呢?讓學生們展開想象思維對問題進行探究,之后讓學生將各自的辦法進行交流。然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學習和生活中的場景,指導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是不能被切開的,家里的電視機、空調等等。這樣便可以引出該堂課要學習的內容。之后可以提問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呢?他們的體積和什么有關系呢?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發放12個1厘米的正方體,讓學生用手中的正方體擺成不同的長方體,每擺好一個便要做好相關的記錄,擺完之后要討論發現了什么。這樣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提問在擺放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規律呢?學生會總結出:只要用每行的個數乘行數,得到一層所含的體積單位數,再乘以層數,就能得到這個長方體所含的體積單位數。體積=每行個數×行數×層數。然后,教師在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空間,擺出一個更大的長方體。最后,針對學生擺放的長方體,進行提問。每排個數、排數、層數相當于長方體的什么?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探究,回答是長寬高,因為每一個小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所以,每行擺幾個小正方體,長正好是幾厘米;擺幾行,寬正好是幾厘米;擺幾層,高也正好是幾厘米。借助以上兩次活動得出了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這一計算公式。這樣,可以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加強了空間觀念。應用這樣授課模式,不但使學生牢固的掌握了具體的知識,更培養了學生主動思維,將學習的效果進行提升。
五、 結束語
總之,應用數學的日常教學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培養是非常有效的途徑,在數學知識當中,特別是在圖形與幾何的學習中,要注重教學的形式與方法,以便最大程度的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實施開發與培養。
參考文獻:
[1]梁書江.淺談數學教學中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4,09:197.
[2]陳歡.圖形與幾何教學“活動化”中的問題剖析[J].華夏教師,2015,05:34-35.
[3]王曉穎.關于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領域疑難問題解析[J].赤子(上中旬),2016,19:2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