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善偉 王興芹
【摘要】在你的班級里也許存在一些身體有缺陷的學生……這類學生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問題,他們是教育對象中的弱勢群體,更是每一位班主任管理中的暗角。喚醒這類學生的內心世界,鼓勵他們充滿自信,是每一位班主任義不容辭的義務與責任。
【關鍵詞】班級管理;劣勢轉優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如何促進身體存在缺陷的學生劣勢轉優并獲得合理、應有的發展,是當今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依靠賞識與尊重,引導其擺脫自卑
身體存有缺陷或其他方面處于劣勢的學生,其心理敏感、脆弱,自卑感強烈,很容易陷入自暴自棄的旋渦而難以自拔。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對這類學生太熱情,他會覺得你是同情他;太冷淡,他又覺得你是嫌棄他。因此,班主任對他們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真正做到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如有這樣一位學生,紫紅的胎記從他的左臉眼角一直延伸到嘴唇,猶如一道刀疤,英俊的臉由于胎記而變得猙獰可怕。這塊胎記曾一度帶給他深深的自卑。很小的時候,父親對他說:“兒子,你出生前,我向上帝祈禱,請他賜給我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上帝給了你特殊的才能,還讓天使給你做了一個記號。你臉上的標記是天使吻過的痕跡,他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在人群中一下子就能找到你。”在這位父親的眼里,胎記變成了尋找孩子的標記和天使的吻痕。從此,這位學生輕松擺脫了尷尬與自卑,并以此為榮,甚至會為那些沒有紅色“吻痕”的孩子難過。由此可見,缺陷可能會給學生帶來自卑的心理和障礙,可我們若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賞識學生的缺陷,讓他們不再為自身的缺陷負重,這類學生就會擺脫自卑,走出陰影。因此,每位班主任都應像這位學生的父親那樣樹立賞識尊重意識,把學生的缺陷變成激勵點,讓其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陷,為缺陷學生撐起一片藍色的天。
二、提供平臺與榜樣,激勵其積極勵志
班主任引導缺陷學生走出自卑的陰影還只是第一步。激勵這類學生努力勵志才是劣勢轉優的關鍵環節。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命運給缺陷學生關上了一道門,也會給他開啟另一扇窗。同時,這類學生比普通學生更需要展示自我的機會與平臺,用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向他人證明自己并不是差孩子、笨學生。因此,班主任應積極為其提供機會與平臺,激勵自我展示和努力勵志。如學生小A嘴眼歪斜,性格內向,除了上課,不會跟其他同學相處,成績更是一般,可他在書法與美術上獨具天賦。班主任正是抓住他這一優勢,積極為其創造機會、提供平臺,或讓他出黑板報,或讓他參加各種書法、美術比賽。小A更是積極主動,抓住點滴時間刻苦練習,付出常人難有的努力,書法、美術也隨之大有長進,多次獲得省市青少年繪畫、書法比賽一等獎,成了校內名人與小書法家。此長彼消,他嘴眼歪斜的缺陷對他根本也不算什么了。缺陷學生畢竟是少數,這類學生往往因缺少同病相憐者,而作繭自縛。因此,班主任可為其提供具有同樣經歷、磨難卻能獲得成功的實例,靠榜樣的力量激勵他們勵志。如加拿大有一位男孩,小時候說話口吃,曾因疾病導致左臉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聽一位專家說,嘴里含著石子講話可以矯正口吃,小男孩就整天在嘴里含著一塊小石子刻苦練習講話,以致嘴巴和舌頭都被磨爛了。母親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并許諾陪他一輩子。可男孩矢志不渝,依舊每天堅持勤奮練習,最后能流利說話了。他就是后來連任兩屆加拿大總理的讓·克雷蒂安,缺陷讓他自強不息,登上了輝煌的頂點。這樣的例子不少,天生無鰾靠不停“沉浮”訓練而獲得“海洋霸主”“水中殺手”等美譽的鯊魚,少年耳聾卻擁有2000多項發明的愛迪生等都可以成為激勵缺陷學生努力勵志的生動實例和榜樣。
三、堅持耐心與守望,等待其破繭蝶變
缺陷學生由于存在一定劣勢,提高學習成績、參加班級活動等困難更是超乎普通學生。因此,這類學生在擺脫自卑、刻苦勵志過程中,容易產生反復和半途而廢的現象。缺陷學生的成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蝶變過程更會漫長和艱難。如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天生侏儒,終生100厘米。7歲時,因隨父親觀看了一場鋼琴音樂會而著迷到神魂顛倒,癡狂地練了近10年。16歲時,成了美國爵士樂的“臺柱”,每天練琴超過8小時,每年獨奏音樂會超過180場時。20歲時,他的專輯《樂曲》使他一夜成為巨星,紐約、米蘭……每到一處,他靈魂的高度,皆令舉城昂視。30歲時,每天練琴超過11小時,每年獨奏音樂會超過300場時。36歲時,他因肺炎病逝于紐約,倒下的他仍舊100厘米。他臨終前說:“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貝楚齊亞尼著迷于鋼琴演奏,他用一輩子成就了“世界鋼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的桂冠。由此可見,班主任教育缺陷學生不應急于求成,更不要對其失去信心,應做一名耐心的守望者,去幫助、關懷、守望他們一天、兩天,或是一個月、兩個月,或是一年、兩年……
缺陷學生是不幸的,自卑、自閉、自棄更是這種不幸帶來的悲哀。作為一名班主任有責任更有義務,奏響賞識、激勵、守望三部曲,幫其擺脫自卑,促其積極勵志,實現劣勢轉優,擁有同普通學生一樣的幸福和快樂。
參考文獻
[1]傅兆蘭.和諧班級:班級管理新追求[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2]許萍.班級管理中的問題診斷與治理[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9.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