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結合我國國情以及社會需要,分析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并對其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探究,從而不斷提高土木工程建設的技術水平和質量,為人們生產生活所需提供基礎保障。
關鍵詞:土木工程 發展歷史 現狀 特點 趨勢
1土木工程的理論發展現狀
作為土木工程的發展,其主要分成兩個部分,土木工程的理論與設計,而在這其中理論是土木工程的基石,設計卻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因此只有通過純熟的理論基礎,才能讓土木工程設計得到較大的進步。但是土木工程的理論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科,如理論力學、結構力學、房屋建筑學等各種各樣的學科組合而成,在這其中融合進入了各式各樣的學科從而成為一個綜合體系,讓土木工程相應的理論得到保證。
2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
2.1工程規模大型化,功能多樣化。隨著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越來越高,人們對于建筑的功能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進行土木工程建設時,要考慮到建筑的多方面功能,如建筑的防火性、抗震性、防腐蝕性等。同時,對于建筑的外觀結構、空間結構,現代土木工程建設也有了全新的定位。在建設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建筑的外觀、空間構造都是需要隨時變動和改善的。
2.2設計理念更加與時俱進。現代土木工程建設的發展不僅僅體現在工程建設的實際應用技術水平上,也體現在了工程設計的理念上。現代人對于土木工程的訴求是以現代化的經濟社會為背景的,所以要滿足現代人的需求,現代化的土木工程的設計理念也要以此為背景。設計者在設計理念方面的轉變,不僅能夠讓現代化的土木工程更加具有時代氣息,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的設計水平,提升施工質量。
2.3土木工程在地下空間方面不斷進行建設和開發。調查顯示,我國已經有20幾個城市從地下空間的角度實現建設和開發,其中比較凸顯的是地鐵系統化工程的規劃與實施。當前,我國已經建成地鐵和輕軌項目較多,總長度大約為32km,還有很多工程正處于建設時期。從這一點層面來講地鐵和輕軌工程的建設對我國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建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但是與許多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相比,我國的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建設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需要我們對土木工程的深入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水平,以促進我國地下空間的建設和開發。
3土木工程的發展趨勢
3.1土木工程信息化。目前,信息技術基本上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土木工程的應用過程中,信息技術是促進土木工程發展不可忽視的技術之一。土木工程人員將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將于工程相關的人、事、物等信息都輸入計算機,控制一些較難的、較復雜的施工過程,形成智能化的控制與管理模式;另外,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還可以應用到工程施工中,以提高自動化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使土木工程的建設最大程度地避免施工事故,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花費,極大地提高施工的效率。
3.2土木工程自動化。土木工程將在信息化技術的推動下向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土木工程的實時現場動態控制實現后,土木工程的自動化監理和自動化施工將成為可能。未來還將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引進流水線作業理念,將成套的施工技術引進施工過程,使標準化生產成為可能,極大的提高施工效率。
3.3建筑工業化。建筑長期以來停留在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小生產方式上。解放后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推動了建筑業機械化的進程,特別是在重點工程建設和大城市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總的來說落后于其他工業部門,所以建筑業的工業化是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正確理解建筑產品標準化和多樣化的關系,盡量實現標準化生產。要建立適應社會化大生產方式的科學管理體制,采用專業化、聯合化、區域化的施工組織形式,同時還要不斷推進新材料、新工藝的使用。
3.4新管理技術和運營方式的采用。我國土木工程建設行業,一改以往的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小生產方式。開始采用股份公司制甚至形成了大規模的集團公司,建立了適應社會化大生產方式的科學管理體制,采用專業化、聯合化、區城化的施工組織形式,從而可以集中更大力量進行土木工程建設,并在市場運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單是不難看出,在管理和運營方式上還有不太合理的成分,所以新管理技術和運營方式的采用仍將是我國土木工程建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3.5空間上的開發。作為城市發展的產物之一,高層建筑物不僅在數量上越來越多,而且在高度上也越來越多,與地面高空發展相對應,地面下基坑開挖的深度越來越大。地下空間的開發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目前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不需要支付或支付很少土地費用。城市地下空間是一個十分巨大而豐富的空間資源,如果得到合理開發,其節省土地資源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另外工程實踐也表明,地下空間開發在我國一些大城市特別是沿海城市條件已基本成熟,而且是現代城市開發的必然趨勢。早在1984年,美籍華裔林銅柱博士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即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巖石生產水泥并預制混凝土構件來組裝太空試驗站,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動場所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超出地球的范圍。但是,地下空間的建設與開發過程,會使地層原有的狀態被破壞進而影響地面環境,因此對于地下空間的建設與開發應秉承可持續性的開發原則。首先,應對地下水系統進行分析和研究,因為地下水環境直接影響著地表植物的生長情況,所以對地下空間的開發應盡量保持原有地下水文系統。其次應對被破環的動植物生態進行預知和研究,采取多種有效手段平衡被破壞的生物環境和形態,將地下空間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
結語
為了提高土木工程的建設發展,需要不斷的融合其他的國家的相應土木工程的技術,來提高自身技術的發展。因而在未來的土木工程的研究中,需要不斷的創新與探索,促進土木工程的發展,帶動我國經濟與綜合實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任秋榮,葉龍,李向召.土木工程發展現狀及趨勢[J].制造業自動化,2011(12):150-152.
[2] 李青柱.土木工程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淺析[J].民營科技,2012(06):181.
作者簡介:姓名:姚凱,1987年2月9日,漢,女,籍貫:陜西子洲,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單位:榆林市住房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