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
12家村鎮銀行總資產約為37億元,僅為重慶農商行同期總資產的0.4%。體量雖小,但業績發展迅猛,為后者頻繁增持股權。
在港上市的重慶農商行(03618.HK)近來密集收購村鎮銀行股權的行動引發了市場注意。檢索相關數據可見,自去年12月以來,該行陸續獲批了9筆對村鎮銀行的股權收購計劃,事涉8家村鎮銀行。由此,重慶農商行對前述村鎮銀行的持股比例也由51%整體提升至80%甚至90%以上。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為了響應監管層“支農、支小”號召,重慶農商行自2010年開始搭建村鎮銀行體系,目前旗下已有12家渝農商品牌的村鎮銀行。此外,該行還成立了相關機構負責統籌管理村鎮銀行工作。
與中國銀行等行為了開展農村金融業務而從外部收購村鎮銀行的做法不同,重慶農商行原本就是上述8家村鎮銀行的發起行,此次增持是為鞏固其大股東地位。對于大舉增持村鎮銀行的原因,雖然重慶農商行方面并未就《投資者報》記者的采訪給出回復,但前述業內人士認為,該行可能希望發力村鎮銀行踐行普惠金融,強化其縣域金融實力。
3.7億元回籠村鎮銀行股權
日前,重慶農商行公告稱,獲重慶銀監局批準,收購福建福安渝農商村鎮銀行36%的股份,收購完成后,持股比例將增至91%。《投資者報》記者統計發現,從去年12月13日到今年12月12日,重慶農商行共斥資3.7億元分9次增持了8家村鎮銀行的股權。
其中,投資金額最大的是收購云南大理渝農商村鎮銀行39%的股份,投入達9828萬元;單次被收購股份最多的是云南祥云渝農商村鎮銀行,收購股數占該行總股本的49%。
值得注意的是,被增持股權的這8家村鎮銀行都冠以“渝農商”字樣,這是重慶農商行發起設立的各家村鎮銀行的總稱。也就是說,重慶農商行原本就是上述8家村鎮銀行的股東,此次增持不過是擴大其股權比例。
據悉,重慶農商行在云南、福建、江蘇、廣西、四川等省份共設有12家渝農商村鎮銀行。除了上述8家以外,還有福建石獅渝農商村鎮銀行、福建平潭渝農商村鎮銀行、云南香格里拉渝農商村鎮銀行和云南西山渝農商村鎮銀行。重慶農商行對其中后兩家村鎮銀行的持股比例分別為82.26%和90%。
前述分析人士稱,設立村鎮銀行的初衷為提升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廣度和深度,拓展業務發展空間,構建可持續的盈利增長模式。
雖然重慶農商行設立了12家村鎮銀行,但是外界對此知之甚少。《投資者報》記者登錄多家“渝農商”銀行官網發現,機構介紹等欄目的內容都是空缺的。《投資者報》記者了解到,重慶農商行目前正在從總行層面醞釀對旗下所有村鎮銀行改版,應該不久會完善好相關信息。
資料顯示,按照村鎮銀行監管規定,在堅持主發起行最低持股比例的前提下,銀監會支持開業3年以上、主要監管指標良好、經營發展穩健的村鎮銀行,通過轉讓股權和新引進民間資本等方式,調整主發起行和其他股東的持股比例。
有意思的是,經過多年發展后,上述村鎮銀行并未引入新資本,反而由重慶農商行持續擴大持股比例高達80%甚至90%以上。重慶農商行為何要大舉增持村鎮銀行股權呢?
縣域業務盈利貢獻居前
2008年,前身為重慶農村信用社的重慶農商行掛牌成立。僅兩年后的2010年,該行就登陸香港H股主板,成為全國首家上市農商行、首家境外上市地方銀行。
上市之后,重慶農商行迎來快速發展期,截至今年三季度,該行資產總額達到8754億元,較2010年增長兩倍;盈利方面,該行在經歷2015年、2016年凈利潤增速回落到個位數的小波折后,現已逐步企穩,今年三季度凈利潤突破23億元,同比增速近11%。此外,該行不良貸款率近3年始終保持在1%以內,遠低于業內同期平均水平。
該行今年中報指出,縣域是該行開展三農金融服務的主陣地,縣域金融業務是其長期以來堅持的戰略重點,也是其主要業務收入的來源之一。據悉,重慶農商行通過位于縣域的2個分行、31個支行、9個二級支行及其1420個分理處、12家村鎮銀行向縣域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2017年中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縣域金融業務存款余額385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占存款總額68%;縣域貸款余額為144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近3%,占貸款總額的48%。而今年上半年,縣域分部收益為56億元,凈利息收入同比增加近28%。
可以說,縣域金融在重慶農商行的存貸款業務上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收入增速也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農村金融業務的成長前景,這就不難理解重慶農商行為何頻繁增持村鎮銀行股權的原因了。分析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增持股權后,將有利于重慶農商行更好地管理與扶持村鎮銀行發展。
村鎮銀行體量小挑戰多
相關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農戶數量約有2.2億戶,其中建檔評級農戶占比約60%,授信農戶占比約38%,有貸款余額的農戶占比約30%,顯示出農村金融市場空間巨大。
然而,這個看起來有潛力的市場卻并非是金融機構都愿意涉足的。廣東金融學院金融與投資學院副教授、中國金融轉型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鄭榮年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一直以來,農業產業規模較大,單純用金融很難解決當前農村經濟中出現的問題,農村金融存在高成本、低收益的弊病。
可以說,瞄準農村市場的金融機構都還在摸索中前進。上述業內分析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重慶農商行旗下的村鎮銀行體量依然相對較小,前景雖然廣闊,但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加強管理。該行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12家渝農商村鎮銀行資產總額近37億元,僅為重慶農商行同期資產總額的0.4%。
此外,從目前“渝農商”品牌的村鎮銀行主要業務來看,“渝農商”主要涉及流動資金貸款、有抵押物的個人消費貸以及個人助業貸等,而農村用戶缺乏完善的征信信息,尚是阻礙村鎮銀行放貸的一塊“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