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必雄??
摘要:本文通過研究分層教學的理念及理論基礎,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給予學生不同層次的輔導,使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和學習基礎進行學習,從教學內容上來說,將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也進行適當的分層,最后在課間提問和課后評價中作出相關分層內容,從而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法
當今教育面臨著飛速的改革,小學語文的課程內容也隨著改革而有所變化,對于教師而言,應當把握其中變化,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方式去學習。本文就從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與課堂實踐的可行性出發,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促使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推動真正的素質教育。
一、 分析當今教育背景,理解教育分層理念
這里我們提到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及分層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在很多地區的教育中已經相當普遍的被投入其中了,縱觀各種結果而言,其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尤其在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面臨著劃時代的改革,這種教學方法就更能適應這種變化與改革。那什么是分層教學呢?分層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對每個班的學生因其不同類型和不同的接受能力而進行恰當的分類的一種模式,從教師的角度而言,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千萬不要以偏概全,一概而論,用同樣的教學方式對待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這樣是達不到最好的教學目標的。在布置作業的環節,也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而進行分層,在課后輔導的時候也是一樣,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對其進行不同的講解。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學習,這種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學生就可以盡可能的學到更多自己受用的知識,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也更具有主動性,能夠主動想要去解決實際問題,需教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分層教學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它要求學生首先能夠盡可能的掌握課本的基礎知識,還有一定的基礎學習技能,在此基礎上要學會獨立思考,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相關教學任務,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對于學習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而言,不僅需要掌握以上技能,更需要拓寬自己的視野,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具有一定的發散性思維,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和自己的見解,在課堂上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這種現代教學基礎的理論指導下,分層教學以最優的教學理論應運而生,它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有效地區分了學習條件和目標,真正的達到了“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教學理念,符合了當今時代變化的要求,也與一些先輩教育學家及心理學家的理論不謀而合。
二、 運用多種分層模式,投入小學語文課堂
這里我們研究的對象是小學語文課堂,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受教育群體,我們更應當注重方法特殊對待。以往而言,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模式多為“一刀切”的方式,使得重點沒有區分,隨著教育的改革,教育者們越來越重視到了這一點,現代的教育者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課堂中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跟著老師的思維去學習,讓學生多動腦,多思考,根據學生的自身能力進行有效的分層。譬如我們可以將班級學生以小組的模式劃分,共分成三個小組A、B、C。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及學習態度進行劃分,將學習成績優異,具有創造性的學生分為A組,將學習成績一般但態度較好的學生分為B組,將學習成績落后,但較為貪玩,態度不是很認真的學生分為C組。在從事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根據這樣的分組對其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在此之前,教師需做大量的準備工作,要對語文的課程標準和小學語文教科書做一個深層次的分析,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本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分析制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目標。比如A組的學生在原有的學習內容下可以做出一些提高性的學習目標,B組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基礎知識,就需要給他們提出一些發展性的目標,而對于C組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著重點依然在于打牢基礎,所以給他們制定的目標就是基礎性的目標,能夠完成簡單基礎知識即可。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拼音、寫字、朗讀、寫話、閱讀、口語交際等。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將C組的學生著重于在拼音和朗讀方面下基礎,這是學習小學語文的關鍵,也是最基礎的東西,讓他們打牢基礎,有所領悟。B組的學生已經基本能掌握拼音等方面的知識,我們可以適當將其引入到閱讀理解方面的知識學習,多布置一些閱讀理解題。而對于A組的學生而言,在掌握以上知識后是往往不夠的,在布置課堂作業的時候,更要將其自己的理解加入其中,譬如在口語交際方面,老師擬定一個題目,沒有內容,讓其根據主題自由發揮,主動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和發散性的思維,這樣對他們的學習能力有一個很好的提升。
三、 多種評價方式共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這里我們提到了一種較好的方式,即評價教學。在學生完成了老師布置的相關作業的時候,老師應對其表現作出評價。因為面對的群體是小學生,我們應當以鼓勵和激勵為主。評價也是需要分層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其完成的程度來進行相關評價。對于完成不好的學生,教師也應當努力發現其閃光點,不應當一票否定。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步,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對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而言,就應當嚴格要求,使他們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不斷超越自己,使他們獲得更好的成績。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相互評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自己相互幫助,在融洽的氣氛中獲得共贏,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四、 小結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不僅是對學生的高要求,對于教師而言,要求是更高的,它的本質是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對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把握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真正領會到學習語文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劉衛宗.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4-15.
[2]金青玲.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刊期,5),201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