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
摘要:現代教育理念指出:教師的“教”是實現學生的“學”的一種手段,學生的“學”才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因而主張“先做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最后實現“不教而教”的目標。而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事先有準備的教育,其中“學習單”就是這一重要的體現。
關鍵詞:生本教育;學習單;有效性
一、 學習單的有效性——目標達成度
當今,在推行教學改革、“先學后教”、評價改革先于教學設計的大背景下,目標就是靈魂,一節課的目標能不能觀察、檢測、評價,這是很重要的,只有在“能”的前提下我們才可以談論后面的教學活動。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應是評價目標有沒有落地。
二、 學習單的內容
(一) 學習目標
有效的學習單應該與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具有一致性,要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來設計。那么在學習單上是否該呈現學習目標呢?教研室王老師認為,低段可以不在學習單上呈現學習目標,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在閱讀和理解上有困難;而在高段要在學習單上呈現學習目標,因為如果學習目標是外顯的、行為主體是學生時,在學習單上呈現學習目標就使學生有了自評意識,而且他的學習是有方向的。
而且,學習單在承載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有更多的生成性資源,生成的資源越多承載的目標就越多。在生成的資源中,有些目標是課程目標,也是本節課的隱性目標。這時豐富的生成性資源就有了重要意義。
(二) 前置性小研究
我們秉承“大感受,小認識,勤熟悉”,不強求學生在課堂有限的40分鐘里就表現出明顯的效果,教師要使學生真正有所感受,就要實實在在為他們考慮,那么該如何做才會使學生真正有所收獲呢?很明顯,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是不能做到充分思考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要設計一個讓學生進行有效思考的載體,這就是前置性小研究,孩子利用這個載體,課前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有了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這樣,學生在先學的基礎上,在課堂上就可以用自己思考的成果作為小組交流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全員參與。
前置性小研究是教學中一種新的課改形式,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它是將本來作為課上需要探究的部分前置到一節課的開始部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然后教師根據探究情況,對學生開展更深一步的教學。教學是以前置性小研究為依據,圍繞學生的學習需要而進行的師生共同活動。前置性小研究是核心,后面的教學是上一個環節中學生學習行為的延續,是探究活動之后的補充、深化、拓展、應用。
前置性學習不僅是一種時間順序,更表明了以學生為根本。在學生進行前置性小研究時教師不做旁觀者,要隨時歸納、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 課堂檢測
心理學認為,使學生的經驗越豐富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現代教育提倡讓孩子在“做中學”,所以在課堂中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但我們應注意在課堂檢測的小組匯報環節不應像前置性小研究一樣對每個問題進行全班展示,在這個環節中需要解決的是學生組內有爭議的問題。
(四) 小組評價
評價應包括形成意見或共識、記錄問題、評價對與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
對小組進行評價時,首先應使學生有自評意識,然后進行小組捆綁式評價,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使人人不甘落后,形成積極上進的小組學習風氣。
三、 設計前置性小研究的基本原則
前置性小研究與課前預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內容上課前預習是自學教材,它的主要目的是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新知;但是前置性小研究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思考。所以在進行前置性小研究的設計時,應遵循的原則有:
(一) 根本
“根本”是指目標的達成度。依據教材,抓住根本,讓學生進行先學。而目標的制定應是清晰的,可觀察、可檢測、可評價的。
(二) 簡單
生本創始人郭思樂教授說:“簡單帶來極致”。生本教育提倡簡單,前置性小研究也應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設計。使學生人人下手都能做、人人都能思考就是簡單,這是衡量簡單的標準之一,而且也是很重要的標準之一。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對“簡單”進行深入了解:其一,在學生的完成度上是“簡單”的;其二,教師在設計上也是“簡單”的。
所以,我們在充分把握教學目標、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還需做到了解學生、了解學情,真正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人人都能完成、人人都能下手做的前置性小研究。
而從老師角度,設計前置性小研究也力求簡單。前置性小研究的量不需太大,只要根據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情境,在課堂上扎實地開展討論交流即可。
(三) 開放
生本教育同樣也倡導開放。問題情境的設置應有一定的開放度,即“大問題”教學,而且個性差異的學生在學習完后應有不同的表現和收獲。這里所指的開放,可以是思維結果的開放,也可以是思維過程的開放。而學生在課前研究生成的資源也有利于課堂交流活動的開展。
總之,如何設計有效的學習單,還需要一線老師不斷地摸索,并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并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將自己的經驗系統化,設計出真正有效的學習單。
參考文獻:
[1]徐旦澤.“以學施教”四環節教學策略實踐與研究[J].基礎教育參考,2013,01:76-77.
[2]金都都.一份預習單引發的思考[J].小學教學設計,2013,19:6-7.
[3]張王維.讓課前預習為數學課堂教學增效[J].小學教學參考,2013,23:59-60.
[4]張明霞.讓預習單成為先學后教的“齒輪”[J].新課程導學,2013,12:29.
[5]陳海亞.學習單——高效課堂的助推器[J].廣西教育,2012,0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