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智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學校教育備受教育部門的關注,隨著課改的步伐也在突飛猛進地發展。本文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民勤縣農村小學小班化教學開展的現狀,針對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并且提出在農村小學如何進行小班化數學教學的模式進行闡述。本文還分析了在農村中小學開展小班化數學教學的優勢,小班化教學不僅僅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而且還可以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提倡的因材施教和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促進民勤農村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農村學校新課改;教育模式;民勤縣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學校教育備受教育部門的關注,隨著課改的步伐也在突飛猛進地發展。在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動下,在農村小學進行小班化教學成為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這也是新課改對農村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隨著我國農村孩子越來越少,小班化教學成為素質教育在農村改革的必然趨勢。但是隨著近幾年農村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好多孩子都隨父母到了外地。民勤農村的孩子越來越少,導致好多小學學校都合并在一起了,但是盡管這樣,班級的學生還是比較少的,這就無形中為小班化教學創造了必然的條件。現在好多農村地方開始逐步開始探索小班化教學的模式,都根據本地方的實際情況,嘗試著開展小班化教學的道路。因為小班化教學能更好地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凸現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人文理念,所以是素質教育大力倡導的一種教育模式。
一、 民勤縣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現狀調查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民勤縣農村小學好多已經合并了,說明民勤縣的農村小學生逐年在減少,調查還發現民勤縣農村小學老師年齡兩極分化比較嚴重,45歲以上的占農村整個教師人數的一半(49.3%),年齡在30歲以下的教師占總人數的24.4%,這樣的構成不利于民勤縣的農村教育的發展。形成這樣的主要原因是近幾年民勤縣教育部門每年通過考錄,把農村的一些優秀教師選拔到縣城學校,留在農村的一些年齡大點的教師,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對素質教育的一些思想還不能夠充分地領悟,教學的積極性不夠,從而不能高效率地進行課堂教學。農村學校年齡小點的教師是通過省級的一萬名事業編制考試,踏入農村教育的教師隊伍的,雖然這些年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很高,但是這些年輕教師畢竟教學時間短,還沒有積累一定的教學經驗,教學效率不高。再者就是農村學校的教師外出培訓的機會很少,所以導致農村學校的教育在閉門造車。調查還發現,農村小學的教育經費投入較少,有些學校的教學設施比較陳舊,現在好多農村小學還處于黑板粉筆的時代。這樣的教學設備嚴重抑制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二、 在農村小學開展小班化數學教學的優勢
(一) 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農村小學開展小班化教學,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由于班級學生少了,教師有時間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和已有知識積累的情況,以人為本,通過個性化的教育模式,針對學生的性格和個性,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在農村進行小班化教學,由于課堂人數較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制訂合適的學習計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聆聽到每一位學生的心聲,知學生所知,想學生所想,教師按照學生心里所想的去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科學地掌握數學學習方法。
(二) 在小班化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因材施教
眾所周知,因材施教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也是小班化教學的核心,因為由于小班化教學的人數少,一個班級人數在25人左右,教師有精力了解每一位學生,根據孩子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例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把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學優生、中等生和學困生。針對這三個層次的學生,教師在上課提問時也有區別對待,對于學優生提問的時候,要有一定深度的問題,對于中等生提問一下基本的問題,對于學困生提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全班學生跳一跳,可以夠得著,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使得學優生吃好,學困生吃飽。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
(三) 民勤縣農村小學開展小班化數學教學的對策
筆者通過調查了解民勤縣農村教學的現狀,根據民勤縣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在農村小學進行小班化數學教學的策略和建議。
1. 民勤縣有關部門要加大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完善農村學校的教學硬件設施
由于這幾年的教育改革,雖然有關部門對農村的教育事業特別的重視,對于農村的教學經費也進行了投入,但是投入的教育經費根本滿足不了配備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需要,所以有關教育部門要加大投資力度,盡量滿足農村教學現代化的需要。由于民勤縣農村學校教學環境較差,好多教學好點的老師都希望到環境好點的縣城去發展,所以我們要想方設法留住“好老師”。首先教育部門要建立一定的鼓勵機制或獎勵的辦法,調動農村教師教學的熱情。例如:在評職稱方面要優先考慮,劃定專項指標給予照顧。其次要對農村小學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或者派去外出學習,因為農村的小學教師,好多老師都是身兼數職,既是語文教師又是數學教師,這樣對教師的要求就比較高,要求教師必須是全能教師。所以要強化農村教師的培訓,特別是個人的綜合素養的培訓,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的需求。
2. 科學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滿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注重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捕捉稱贊學生的時機,重在形成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的激勵方法有語言的、體態的、動作的,甚至有時候可以組織一個簡單的儀式,讓學生產生一定的興奮記憶。對于學生學習的評價應是多元的,建立多角度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參考文獻:
[1] 鄭立達.小班化教育實踐研究初探[J].教育發展研究,1998,(9):4.
[2] 張學華.小班化教學及其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03,(9):24-26.
[3] 徐朝暉.對小班化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低效現象的思考[J].教學研究,2004,(2):157-159.
[4] 謝曉偉.小班化教學促學生全面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