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蓉+劉靜
【摘要】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劇,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和交流越來越頻繁,為了保障我國在全球化競爭的過程之中獲得更多的優勢,英語開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國積極地推動教育體制改革,保障學校以及老師能夠突破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積極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不可否認,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的應用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意義重大,只有掌握專業的英語表達技巧才能夠真正地發揮英語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實用性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因此本文立足于這一現實情況,具體分析實用性教學的相關要求,以期為提高我國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實用性教學 英語應用能力
一、實用性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及主要特征
實用性英語教學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涉及許多不同的環節以及內容,其中主要包括教學方式、課程內容以及教學安排,老師需要在課程實踐的過程之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參與性為基礎和核心,注重內容的高效選擇,保障內容的實用性。其次還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的多樣化以及多元化發展趨勢,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之間的有效整合。其中學生才是學習之中的主體,老師需要正視自身的不足,學會與學生之間的角色互換,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各種知識實踐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的實用性以及針對性。對于實用性英語教學來說必須要遵從以下幾點:
1.目的性。在國際社會競爭的過程之中,社會對英語專業學生的要求有了極大的變化,學生除了需要掌握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學會用英語來進行書面的表達和溝通,實用性,英語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為基礎和核心,將英語寫作與英語口語訓練相結合,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了解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積極地了解英語使用的重點和核心,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綜合英語表達能力,將考試標準與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安排相結合,更好地體現實用性英語教學之中的目的性。
2.實用性。實用性作為實用性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核心,對促進英語教學資源的運用以及作用發揮有重大,因為老師需要結合英語學習的客觀條件以及客觀規律,積極地鞏固學生的語言學習。實用性英語教學主要以教學活動的實踐性和真實性為基礎和主旨,有效地實現學以致用,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掌握正確的英語表達技巧和規律。在實踐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注重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融合,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學生在完成學業之后,在工作崗位之中英語的運用范圍較廣,使用英語的頻率較高。比如需要用英語來進行說明書、報告、論文以及郵件的撰寫,因此只有不斷地提高英語的實踐性,掌握語言技能的掌握,才能夠有效地體現英語教學之中實用性這一重要的主旨。
3.指導性。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要想從整體上提高教學的實用性,老師需要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進行有效的組織和指導,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積極地拓展學生的實踐空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以及組織,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和渠道,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以及英語活動開展的良好空間以及氛圍。其次,教師在實用性教學的過程之中,還需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從整體上提高個人的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
4.參與性。盡管素質教育明確強調教師在英語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正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作用和價值,但是,英語學習的難度較大,內容較為復雜,學生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因此在實用性教學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直接地參與英語學習之中。教師需要在這一思想的引導之下為學生提供更多語言鍛煉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有意識地參與課堂活動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夠為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提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策略
1.制定明確的目標定位。實用性教學以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涉及諸多的內容,學生以及老師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為了能夠從整體上提高英語學習的質量和授課效率,在教學實踐之前,學校以及老師需要結合現有的英語教學大綱,在實用性教學主導思想的引導之下,保障目標定位的明確性和準確性,嚴格按照現有英語課程教學的實際目標,將英語教學之中的聽說讀寫相結合,充分地發揮整體語言法的作用和價值,不斷地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其中老師需要將語言學習視作為一個整體,將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與發展相結合,注重不同英語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和互通,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英語知識的前提之上促進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落實實用性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積極突破語言學習的桎梏,更好地提高個人的英語應用能力。
2.注重分類指導和動態管理。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難度較大,同時我國以漢語為母語,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許多的學生往往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無法真正地掌握英語學習中的精髓,個人的英語應用能力和水平較差。為了突破這一不足,我國各大高校除了需要積極地落實實用性教學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個人學習習慣以及學習狀況進行深入的分析,每個學生的教育背景以及邏輯思維架構有所區別,因此在落實實用性教學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通過分類指導來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老師需要對其進行指導,規范學生的各項行為習慣,保證學生能夠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來提高個人的英語應用能力。相比之下,如果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那么老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保障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和常識,當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一定的積累之后,老師則需要針對性地對其進行運動能力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實現因材施教和分類指導。
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不同階段之中的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模式有所區別,因此在進行教學管理以及實用性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老師以及學校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采取動態管理的形式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分階段的處理,加強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互動,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學習其他學生的優點,這種動態管理的形式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實現英語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
3.革新現有的教材設計。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我國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之中只注重閱讀訓練和課堂訓練,忽略了學生課外實踐能力的培養。語言學習以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及表達技巧為培養的重點和核心,因此為了真正地落實實用性教學,從根源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學校以及老師需要對現有的教材設計進行重新的考量,真正地將英語理論知識的傳授與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相結合,通過對教材重點和難點的分析來實現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有效連接,保證現有的教材設計能夠為學生個人英語應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指明道路和方向,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教材的自主學習更好地掌握英語學習之中的精髓和核心,從而在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之中實現地道的表達和有效的溝通。
參考文獻:
[1]陳賢純.如何積極落實實用性教學模式以提高我國的英語教學質量[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
[2]張志勇.英語實用性教學的要求以及理論分析和研究[J].教材教法研究,2009,(24):106.
[3]黃燕云.英語實用性教學之中的教材設計特征以及問題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9.
[4]鐘燕.不同階段英語實踐性教學的比較研究和理論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
羅蓉(1978.9-),女,回族,新疆人,碩士,畢業于新疆大學,現為昌吉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應用語言學,少數民族學生英語教學。
劉靜(1980.9-),女,漢族,河南人,吉林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現為昌吉學院講師,英語應用語言學和跨文化交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