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素質教育就慢慢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中學的音樂課程,作為我國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不但能夠促進學生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注意勞逸結合,也能夠加強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進行音樂鑒賞的能力,對廣大中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學音樂鑒賞;高效教學;方式;措施
隨著素質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教育改革就成了我國教育界必不可少的一次大規模的對教育教學方法的變革,從而將中學音樂鑒賞推到了眾人面前。中學正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良好階段,在這個階段,應該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音樂所帶來的美感,同時加強學生對音樂鑒賞的興趣,提高學生審美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養成學生的創新型思維。
一、 中學音樂鑒賞課存在的問題
(一) 中學音樂鑒賞課程目標尚未明確
在中學開設音樂鑒賞課程,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各種類型的音樂中得到啟發,使學生對音樂越來越感興趣,從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音樂素養。而想要學生能夠具有好的音樂素養,首先應該要求教師自身對音樂鑒賞課程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只有教師對課程真正地重視了,教師才能夠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鑒賞的學習,才能夠讓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現階段我國中學的音樂鑒賞課程并不被所有學生和家長所重視,甚至中學的音樂教師都不能真正的理解音樂鑒賞課程的內涵,由此,教學的目標不明確,中學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效率較低。
(二) 中學音樂鑒賞課程受重視程度不夠
當今雖然國家主張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但“應試教育”依舊當道,考試考什么課程,什么課程才是重要的,這導致很多中學開設的音樂課程完全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的不滿,同時中學領導對音樂鑒賞課程并不重視,所以音樂教師難以長時間地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教學態度,還有一點就是,中學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了獨立的思想,有著很強烈的自我意識,難以對教師挑選的比較陳舊的歌曲感興趣,再加上看不懂五線譜給學生帶來的壓力,想要提高學生對音樂鑒賞的興趣,就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進。
(三) 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如今教師的教學觀念應該進行調整,現在依然有很多人認為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不參加考試的科目就不用學習,甚至有很多教師都存在這樣的觀念,不很支持學生上音樂鑒賞課,甚至公開地反對音樂鑒賞課,這種觀念是不對的,我國現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中學的音樂鑒賞作為一門特別的學科,能帶領學生逐步地改善個人興趣和提高綜合素質;或者,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傳統的中學音樂課,一般都是教師彈著琴,學生看著書,然后教師帶著學生學習唱音樂書上的歌曲,一曲一曲學會,就是一堂一堂音樂課過去,看似充實,其實學生并沒有從中學習到真正的知識,所以我們才會提到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在現代的音樂鑒賞課堂上,教師不能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應該積極活躍課堂氣氛,通過聲、光、影像等多媒體手段營造課堂音樂鑒賞的情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組織者、倡導者的角色,以自身的專業素養、基本技能和人格魅力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鑒賞課程的學習,逐漸提高學生音樂鑒賞水平,
二、 提高音樂鑒賞教學水平的措施
(一) 教師應該精心挑選授課曲目
音樂鑒賞作為一門學科,它開設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喜歡音樂,而是希望學生能夠在聆聽音樂的時候帶著鑒賞的思維,能對音樂有自己獨到的看法。這就對中學音樂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上課時,教師播放的音樂應該是學生們熟悉并且喜歡的,通過學生喜歡的音樂,通過學生自身對生活的感知、經驗、閱歷,通過“聯覺”來感悟音樂中的優美、歡樂、悲傷、恐懼、光明、黑暗等各種情緒,這樣教師才能夠更加輕松地將學生引入到音樂鑒賞的世界中來,并讓學生逐步地學會對音樂進行鑒賞。
(二) 教師應該適當創新授課方式
在對《獻給愛麗絲》這首鋼琴曲進行鑒賞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夠保持多次欣賞依舊不厭倦,教師就應該去尋找一定的方法,比如對這首歌背后的故事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再通過多媒體進行音樂的播放,學生帶著故事中的情感去傾聽這首音樂,也可以分片段從音樂主題、擴展部、結束部前后片段的速度、力度等音樂表現要素的變化對比來烘托情緒變化的方式上去聆聽感覺會與之前截然不同。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在對這首音樂進行播放和講解之后,可以現場為學生演奏這首曲子,讓學生通過自己耳邊真實響起的鋼琴樂聲,結合曲子背后的動人故事,重新去體會音樂的魅力。如此,學生會對這首曲子產生更加親近的感覺,從而離音樂鑒賞更近了一步。
(三) 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在中學音樂鑒賞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優美,教師就應該主動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比如上文提到的《獻給愛麗絲》,在這堂課上,教師就可以以課件的形式向學生們介紹這首曲子的詳細背景等資料,然后由學生帶著自身的實踐經驗,進一步地對這首鋼琴曲進行體會,使學生能夠切實地感受到來自音樂的情緒,產生共鳴之后,還能夠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對音樂進行鑒賞。
結束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完成,人們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中學音樂鑒賞的課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中學音樂鑒賞是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的。我國中學的音樂教師,只有客觀地對現在的音樂鑒賞課程進行分析和評價,才能夠更好地轉變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地對音樂鑒賞產生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勞逸結合的狀態下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 顧曉鹛.讓音樂之花在學生心中開放——高中音樂鑒賞課堂高效教學實踐及探索[J].快樂閱讀(下旬刊),2013,(11):54-54.
[2] 劉丹.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打造優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J].教育教學論壇,2013,(41):51-52.
[3] 邵永斌.淺談數字化教學資源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促進[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3,(11):22-24.
[4] 劉思聰.新課改下的中小型城市高中音樂教育高效課堂設計之實踐研究——以湖北省鄂州市第四中學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