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風珍
摘要:根據新課程標準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將教學方法歸納為三種基本類型:教師主導型教學方法、師生互動型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型教學方法即主導型、互動型、自主探究型。幾年的剪紙活動課,我深深地認識到在兒童美術教育中引入剪紙教學,可以使孩子們手腦并用,有利于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孩子們對美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創造力。
關鍵詞:剪紙示范;動手動腦;知識技巧;傳承文化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全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社團活動,鑒于自身的愛好接下了剪紙社團活動,這是執教30多年來是最愉悅的幾年了——老師的最佳狀態是讓學生喜歡,喜歡欣賞你剪紙示范,喜歡你教的剪紙課,當然就喜歡上你這位老師。幾年的剪紙活動課,我深深地認識到在兒童美術教育中引入剪紙教學,可以使孩子們手腦并用,有利于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孩子們對美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是對地區傳統特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根據新課程標準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將教學方法歸納為三種基本類型:教師主導型教學方法、師生互動型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型教學方法即主導型、互動型、自主探究型。我將剪紙教學中的幾點感悟供喜好剪紙的美術老師欣賞探討,下面就圍繞這幾點來具體闡述一下:
一、 教師主導型教學方法
主要指由教師向學生傳授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也稱傳授型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法、演示法、呈示法等,它的主要特點是:①能在短期內系統傳授大量有關剪紙知識的素材;②能夠發揮教師的語言和操作技能方面的特長,是一種省時省效的方法;③能激勵學生,直接通過教學進行一定的優秀民間文化教育的滲透;④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接受并逐步把握系統的知識結構,養成系統的思考習慣;⑤能發展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
(一) 講授法
教師向學生系統地敘述事件及其經過、現象或材料,如在欣賞課的過程中描述剪紙的發展史,分析優秀的剪紙作品,介紹剪紙藝術家的生平等,通過教師強有力的情緒作用使學生獲得深切感受,教師還可對一些教學要點和學生存在的疑問進行評論和分析,如剪紙技巧,課堂得失小結等。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典型作品啟發學生發現知識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創造力,將民間剪紙藝術發揚光大。像南京剪紙藝術已經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藝人以剪代筆,不需底稿,手隨心運,有如“一筆畫”,連綿不斷,一氣呵成。造型以弧線為主,流暢優美,柔中見剛,作品具有韻律感、節奏感和濃厚的裝飾趣味。一般來說北方剪紙粗獷樸拙,而南京剪紙的藝術特點為“花中有花、題中有題、粗中有細、拙中見靈”,如喜花之類,大都在特定的花紋外廓內,圍繞主題,根據內容需要,填滿散花散葉,和諧地構成完整的圖案,顯得美滿充實,喜氣洋洋,含意豐富。
(二) 呈示法
教師要根據剪紙的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選擇呈示的教具,包括范作、圖片、幻燈、電視錄像、電腦多媒體課件等,并使之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并適合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具有較高的信息含量和審美價值,呈示的教具要少而精,有代表性、有高質量的視覺效果。
(三) 演示法
教師邊演示邊介紹剪紙的形式有陽紋、陰紋、點色、套色、分色、襯色等。剪紙使用簡化、夸張和添加的造型加以裝飾,著意藝術情趣和意境的表現。剪刻時按先細后粗、先密后疏、先內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順序進行。在剪刻時陽紋要“剪剪相連”陰紋要“剪剪相斷”,注意剪刻刀味等。教師演示,重點還讓學生了解“月牙”和“鋸齒”的剪法和正確的運用,如在剪公雞時,就可以用“鋸齒”來表達公雞的羽毛等。
二、 師生互動型教學方法
主要指借助師生對話與活動,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解決問題,并獲得知識和技力的前提下,或具備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應的操作能力方可運用,剪紙欣賞教學可采用情境、參觀法等互動型教學方法。
(一) 情境法:教師可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為學生創設生動、具體、形象的學習情境,使之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有機地滲透多元文化,促進剪紙學習。在形式上要新穎、多變,各種現代的教學技術可發揮作用,如一段錄像、視頻可將學生帶入民俗活動中,一幅大型的背景能讓學生講述一段生動的民俗文化故事,一個小小的游戲可讓學生喚起無限的想象,即興的人物寫生表演會使學生對人物剪紙產生興趣,有基礎的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剪起來……
(二) 參觀法:教師可組織學生到大自然或社會特定場所,觀察、接觸客觀事物,從中獲得新感受,接受教育。具體可以是參觀剪紙作品展覽,到動物園、博物館體驗生活,到風景區欣賞名勝古跡,參觀后要及時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把獲得的感性認識加以錘煉,用藝術化的方式進行表達,深刻地體會祖國優秀的民間文化藝術,結合剪紙形式去努力表現出來。譬如:把平時優秀作品篩選出來,借“六一”兒童節等節日,通過展板讓學生大開眼界,學生也會心動、更會行動起來。
三、 學生自主型教學方法
主要是指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運用自身原有的知識與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強調探究知識的能力,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課題或要求,能動地尋求最優的解決方法,促使學生形成即獨立又合作的學習態度,提高自學能力??梢圆捎檬占āf作法等。
(一) 收集法:學生根據教師事先布置的收集內容,通過多種形式、途徑去收集積累相關的資料、實物、圖片等。如收集、積累民間喜慶活動中的喜花剪紙、民間瀕臨失傳的土布圖案、名勝古跡的留影照片,上網瀏覽下載的文字、圖片資料等。只要是有利于加深對民間藝術的情感體驗的,多多益善。通過學生自主地收集相關資料,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支配一堂課,互相交流所收集到的資料圖片等,然后教師只要適時引導學生總結,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協作法:團結協作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藝術教育的過程,是對學生進行優秀民間藝術教育的內容之一,所以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協作法的運用讓學生接受教育,如在創作一幅剪紙作品時,可以讓學生自己確定表現主題,根據主題選擇素材內容,并將圖案提煉通過剪紙的形式加以表現,分工負責,互相協助,最后協作完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