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

[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應用健康教育的價值。方法:將我院收治的86例肝硬化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在此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健康知識達標率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達標率為93.0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09%;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289%,兩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識水平,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肝硬化;健康教育;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53.16±3.15)歲;學歷本科16例,專科14例,高中20例,初中23例,小學15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如表1所示。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主要是做好患者的病情監測、用藥護理、對癥護理等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入院時:向患者介紹入院須知、病區環境及實施、主治醫師和責任護士,向患者介紹各項檢查、治療以及護理要點及目的;
(2)檢查前:向患者介紹檢查的項目、目的、時間及注意事項,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
(3)第2天:向患者講解肝硬化疾病的相關信息,同時介紹治療方案,借助心理疏導和支持,幫助患者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4)第3天:結合患者的病情癥狀及治療方案,宣教飲食知識,幫助患者調整飲食、作息和生活習慣;
(5)第4d:向患者講解藥物治療的目的,同時宣教服藥時間、方法、注意事項以及不良反應;
(6)恢復期:宣教積極服藥、配合治療及護理的重要性,講解飲食、運動、休息在疾病恢復中的作用;
(7)出院前:向患者宣教用藥知識和相關健康知識,宣教復診及隨診的重要性。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在患者出院前,評價兩組患者健康知識達標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健康知識達標率的判定標準為:在患者出院時,借助健康教育問卷調查量表,從飲食、休息、診斷、治療以及護理等10個條目評價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水平,采用三級評分的方法,總分為30分,分數越高代表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越好。總分≥15分為達標,總分<15分為不達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差異統計分析,患者健康知識達標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健康知識達標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達標率為93.0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09%,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6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289%,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3所示。
3討論
健康教育作為肝硬化臨床護理的重要內容,主要是結合肝硬化患者需求而制定健康教育內容,有助于加強護患溝通交流,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在融洽的護理氛圍中,有助于提升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依從性,將患者由被動接受治療向著積極參與治療和康復轉變。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達標率為93.0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09%(P<0.05),說明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肝硬化患者的健康知識水平。這主要是因為健康教育中通過對患者實施疾病、檢查、治療、用藥、飲食及運動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內容,能夠有效改變患者的健康觀念,同時提升患者對疾病、治療以及護理的認知水平,最終實現提升患者健康知識達標率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