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瀅
【摘要】分級閱讀在美國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在分級方式、教育內容、教學模式和測評體系等方面都已發展成熟,形成了一個完善且獨特的教育體系。這對國內小學英語教學有著很強的借鑒意義。本文結合國情,思考和探索分級閱讀在小學英語閱讀學習中的實踐。
【關鍵詞】美國 分級閱讀 國內小學英語 借鑒與探索
一、分級閱讀概況
分級閱讀是按照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這一概念的產生來源于對少年兒童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科學分析,使閱讀教學更加以兒童為本,避免“一刀切”現象。通過“把合適的書籍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送到孩子們手中”,分級閱讀的目的在于提高閱讀能力、提升閱讀品味和擴大知識面。
二、美國分級閱讀的體系
分級閱讀起源于發達國家,美國于2001年通過的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對分級閱讀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分級閱讀在美國已發展成熟,具體表現在:系統的分級方式、全面的教育內容、靈活的教育模式和多樣的測評體系。
1.系統的分級方式。美國閱讀分級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1)字母表體系,即按照26個字母順序將圖書從易到難分為26級。(2)年級體系,則是根據年級、年齡判斷閱讀水平。(3)數字體系,都通過測驗采用數值對閱讀能力量化計分。A—Z分級法(Guided Reading Level)、Grade Equivalent Level(GEL)和藍思(Lexile)是三種具有代表性的分級方法。
A—Z分級法(Guided Reading Level)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字母表體系分級方法。它是由凡塔斯和皮內爾兩位閱讀專家開發的一套圖書分級系統。該方法將圖書按A—Z進行分級,共26級,從A到Z難度遞增,一級稱為一個GRL。
GEL- Grade Equivalent Level(常被縮寫為RL–Reading Level)是一種年級體系的分級方法,對家長群體具有較高參考價值。出版社的書很多都標這個等級,如RL:2.3,表示適合 2 年級過了3個月的孩子。
藍思(Lexile)是由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發展中心制定的一種數字體系的分級方法。藍思(Lexile)是衡量讀者閱讀水平和標識出版物難易程度時使用的單位,即一個藍思(Lexile)是一個難度單位,藍思最高分值為1700L。
在美國,各種閱讀分級方式都對閱讀能力和分級標準精確量化,具有針對性、專業性和指導性,又注重圖書閱讀難度的循序漸進,形成階梯式的閱讀模式。同時,不同分級方式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參照,相輔相成。
2.全面的教育內容。National Reading Panel明確了美國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主要應該涉及閱讀的如下幾方面內容,包括:音素認知、自然拼讀法、流利程度、詞匯和理解能力。它從能力維度對美國閱讀教育內容進行了概括。每個年段的閱讀教育內容都包涵這五個方面的能力培養,不同年段側重點不同。
從知識維度來看,閱讀教育內容更是包羅萬象。進行分級并推薦的圖書涵蓋了該閱讀水平的讀者所感興趣的全部類型,如科普、哲學、歷史、旅游、地理等。此外,各種分級方式的官方網站上都會定期更新書單,以滿足不同的閱讀需求。
3.靈活的教育模式。美國閱讀教學已形成一套獨特的教學模式,即指導性理解訓練模式、思維訓練模式和主輔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1)指導性理解訓練模式。Mclaughlin將閱讀教學活動歸納為四個步驟:教師為主導的整體示范活動、教師為指導的小組活動、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和教師為引導的整體教學反思活動。該模式有助于培養兒童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技巧的運用。(2)思維訓練模式,主要通過師生和生生互動,幫助學生認識并理解事物及現象。該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汲取和加工能力。(3)主輔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即除了主講教師外,另有閱讀專家配合教師進行小組活動,有時還會單獨輔導跟不上進度的孩子。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的不同靈活運用閱讀教學的模式。
4.多樣的測評體系。美國閱讀教育測評系統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所在州的年度統考測試、師生之間的非正式測試和閱讀專家與學生一對一的跟蹤測試。而這三個測試體系的每一方面又包括不同的測試方式,彼此相互補充,更準確地評定兒童所處的閱讀水平,從而更好地指導后一階段的閱讀。
三、國內分級閱讀的現狀
美國分級閱讀作為一種有效提升兒童閱讀能力和擴大知識面的閱讀方式,在許多國家引起了巨大的影響。2008年,廣東南方分級閱讀中心的成立正式將分級閱讀引入國內。一大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的建立推動了國內分級閱讀實踐的研究,分級閱讀系列叢書也在國內持續熱銷。然而,分級閱讀在國內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困境。1.分級閱讀的推進主要以出版社為主,影響分級閱讀推進的廣度和深度。2.分級閱讀的理論體系還不完善,尤其體現在分級閱讀的分級方法和分級閱讀的評價體系上。兒童不知道什么時間該讀什么等級的書籍。3.分級閱讀的發展還沒有形成合力,分級閱讀還只是停留在課外閱讀領域。
四、分級閱讀的借鑒與實踐
基于對美國分級閱讀的體系的認識和對和國內分級閱讀的現狀的分析,筆者從以下四方面進行分級閱讀實踐探索。
1.評定閱讀等級。由于國內尚未開發出系統的分級閱讀測評體系,而國外的測評體系又無法直接適用于國內的英語分級圖書,故采用學生自評與他評結合的方式評定初始閱讀等級。(1)自評。學生結合課內的閱讀學習體驗和課外的閱讀試題正確率初步判斷其閱讀水平,即困難、適中或簡單三個級別。(2)他評。組織學生通過http://readingpro.cn/網站進行閱讀能力的測評,結果以藍思指數顯示。教師結合學生自評與藍思指數,將該年段學生的閱讀水平自低到高分為A、B、C三個等級,分別代表低于該年段水平、符合該年度按水平和高于該年段水平。B等級的學生占班級學生的多數。endprint
2.指導閱讀行為。教師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分級閱讀實踐,指導閱讀行為。(1)建立班級共享英語分級圖書庫。通過學生共享的方式,盡可能多地收集該年段和周圍兩個年段的英語圖書資源,將圖書標注A、B、C三個級別,并將書單共享于班級群。(2)選定閱讀書單。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等級和興趣愛好,選定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閱讀書單。(3)制定閱讀計劃。學生在家長和教師的指導下指定閱讀計劃,主要涉及每日的閱讀書目、閱讀量和閱讀時長。(4)反饋閱讀體驗。為了便于共享圖書的借閱和歸還的管理,每本書都設有統一的圖書卡,包括借閱人、節約時間、歸還時間和閱讀反饋。學生在閱讀完一本圖書后需填涂該書閱讀難度的反饋,為下一位學生提供閱讀參考。
3.形成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閱讀水平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踐中,筆者要求學生堅持五步走的閱讀習慣。(1)默讀感知閱讀內容的大意,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并標注生詞。(2)使用字典查閱生詞,并摘抄記錄生詞。(3)聽音頻模仿跟讀,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4)出聲朗讀文本,關注意群劃分和流利度,深層次理解文本內容。(5)拍攝朗讀小視頻并共享于閱讀群,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4.維持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形成需要閱讀興趣的維系,而閱讀興趣的維持則需要多種活動的不斷刺激。在實踐中,學生較為喜愛的活動有:單詞接龍游戲、電影動畫配音、繪本表演、繪本創作、朋輩閱讀等。通過組織此類活動,引導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以致用。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泉根認為:人生的閱讀從來都是分級的;“什么年齡段的孩子讀什么書”是兒童閱讀的黃金規律;分級閱讀是一種開放性、見仁見智的閱讀指導。能否將美國分級閱讀的成功經驗運用到國內的英語閱讀學習中,這將使傳統的英語學習產生歷史性的變革,而這一變革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合力。
參考文獻:
[1]孫南南.美國分級閱讀教育體系探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 2001,(3).
[2]姜紅偉.美國閱讀分級方式簡評及思考[J].出版發行研究, 2010,(10).
[3]National Reading Panel.Putting reading first:The resaerch building blocks for teaching students to read(Third Edition)[M].National Institute for Literacy.2006.
[4]Mclaughlin,M.Guided Comprehension in the Primary Grades(Second Edition)[M].Newark,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10.
[5]王泉根.新世紀中國分級閱讀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圖書評論,2009,09:101-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