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用預見性護理對產婦產后的影響。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接診的4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產婦為研究對象,利用奇偶數字分組的方式對所選產婦進行分組:甲組23例應用預見性護理措施,乙組23例應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兩組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患者滿意度等指標。結果:甲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35%,明顯比乙組的26.09%低,P<0.05。甲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5.65%,比乙組的78.26%高,P<0.05。結論:積極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產婦施以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降低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臨床護理效率。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急性脂肪肝;效果;妊娠期
對于妊娠期婦女來說,其在發生急性脂肪肝后急需接受終止妊娠治療,并加強產后治療的力度,以盡可能的減輕疾病對肝功能造成的損傷程度。相關資料顯示,本病可能會引發胎死腹中的情況,且產婦在產后還極容易發生感染等并發癥,所以臨床還應注重本病患者的護理工作。此次研究中,筆者將著重分析預見性護理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接診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產婦46例,根據奇偶數字分組的原理對所選產婦進行分組甲組和乙組各23例。甲組的年齡為21-43歲,平均(31.2±4.1)歲;經產婦,7例;初產婦,16例。乙組的年齡為20-43歲,平均(31.0±4.5)歲;經產婦,6例;初產婦,17例。比較兩組的就診時間和家庭狀況等基線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乙組采取發放健康指導手冊、產后觀察與飲食指導等常規護理方案,甲組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之上加用預見性護理方案,詳細如下:
(1)為產婦制作相應的觀察表,內容包括腹瀉、出血情況、惡心嘔吐、血氧飽和度、腹脹、尿量、生命體征、腹瀉與吸氧濃度等。嚴格按照表中的內容對產婦進行觀察,并準確記錄下每個項目的觀察數據,便于臨床醫師評估產婦病情。主動詢問產婦的主觀感受,針對有不適感的產婦,需及時找出造成不適感的原因,然后再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2)協助家屬利用溫水對產婦的皮膚進行充分的擦洗,每日1-2次。定期為產婦更換干凈的床被單,叮囑每日更換內衣褲,確保內衣褲干燥,防止細菌滋生。針對有皮膚瘙癢癥狀的病患,需準確評估其皮膚瘙癢的程度,囑咐嚴禁抓撓,若有必要可遵醫囑指導產婦應用止癢藥。密切監測產婦的基礎生命體征,注意觀察其有無出現蛋白尿與水腫等異常情況,針對有異常情況出現的病患,需立即予以藥物治療,避免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全面落實產婦的保暖工作,并向其多次強調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性,讓產婦能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每日定時做好病房環境衛生的清潔與消毒工作,勤開窗通風,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防止院內感染。對于發熱期產婦,需鼓勵多飲水,多食一些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指導產婦取半坐臥位,促進惡露排出。
(3)定時協助產婦翻身,指導取平臥位,并將床頭抬高約30°。針對足跟部等易摩擦的部位,需按要求粘帖上透明貼亦或者是局部減壓貼。將局部按摩的方法教給家屬,并叮囑家屬經常對產婦的局部受壓皮膚進行科學的按摩,防止壓瘡。
(4)叮囑產婦嚴格禁食具有刺激性以及易產氣的食物,比如:濃茶、牛奶、咖啡、豆類、雞蛋與油炸食物等。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同時結合疾病治療的要求,為產婦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
1.3評價指標
統計兩組護理期間腎功能衰竭與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者例數,計算并比較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利用本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各組的護理滿意程度:不滿意(≤74分)、一般滿意(75-89分)、滿意(≥90分)。
1.5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經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并發癥分析
甲組中僅有1例產婦發生壓瘡并發癥,占總比例的4.35%;乙組中共有6例產婦發生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占總比例的26.09%。比較后發現,甲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比乙組低,P<0.05。如表1。
2.2患者滿意度分析
如表2,甲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5.65%,明顯比乙組的78.26%高,P<0.05。
3討論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臨床醫療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成為了諸多疾病患者的首選,相關研究表明,利用預見性護理方案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產婦進行施護,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風險,改善護理質量。本研究中,甲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35%,明顯比乙組的26.09%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甲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5.65%,明顯比乙組的78.26%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用預見性護理,效果好,并發癥少,患者滿意度高,可供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