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益飛
新的小學英語PEP六年級教材中,讀寫板塊通過配有圖片的文段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語篇綜合性訓練活動,六年級的讀寫課是一個完整的語篇讀寫教學的過程,通常包括讀前預測、閱讀理解和閱讀后的活動。教材內容注重讓學生在符合興趣、貼近生活的話題情景中,參與各項讀寫綜合練習活動。
策略一:目標明確,把握課型特點
學習語言知識的目的在于用來實踐,不實踐就不能稱為真知。教師在設計一節讀寫課的教學目標時,尤其要從鍛煉能力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會學、會用。
策略二:探索新知,享受閱讀
完整的讀寫教學通常采用讀寫教學三步曲:讀前活動,讀中活動,讀后活動。通常用分兩課時上完:第一課時閱讀語篇,了解語篇主要信息,掌握細節信息,并進行朗讀訓練。第二課時梳理歸納文章梗概,嘗試復述語篇,以及意義書寫,拓展運用。
(一)讀前活動:激活舊知,建立興趣。
1.看圖活動。新的六年級課本中,插圖豐富、精致,契合主題又有所拓展,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但又有所對比,如此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怎能忽略。要利用圖片,引導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看圖說名稱、看圖討論、看圖排序、看圖預測課文內容等等。
2.預習單。預習單通常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單旨在讓學生再憶相關的核心詞匯和句型,喚醒舊知,并適當鋪墊新知,同時,教師可根據預習單的反饋情況,判斷學生的,并及時對課堂教學作出相應調整。
3.游戲活動。要激活已經學過的相關的舊知,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畫一畫、猜一猜、滑稽造句等豐富多樣的游戲活動來達到目的。
(二)讀中活動:分層閱讀,解碼文字。
1.第一次閱讀:快讀文本,感受大意。第一次閱讀時,教師要創設情境,引出課文,要求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標記一些關鍵的信息或理解大意,或選擇合適的文章題目、主旨大意,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2.第二次閱讀:細讀文本,全面理解。在學生享受第一次閱讀的成就感中,教師要繼續給出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細讀課文,同時強調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一些閱讀技能。
A.精心設計練習題。
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題,幫助學生清晰準確地理解課文。
B.做好標記,猜測詞意。
第二次閱讀,教師須引導學生做好各種標記,標記的種類有:畫出不懂的詞句,或畫出回答問題的佐證等。
C.按意群閱讀,習慣成自然。
在第二遍閱讀課文語篇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經常提示學生逐漸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并逐步指導他們運用各種閱讀技巧,如找讀、略讀、跳讀、推測等。
3.第三次閱讀:循序漸進,掌握語音。此時,對課文文本的第三次閱讀,教師要展示Read and Write的文字內容,循序漸地指導學生模仿錄音朗讀課文,讓學生掌握課文文本的停頓、語音和語調。跟讀模仿的環節設計要有梯度,可參考以下幾點。
A.先聽。
在跟讀之前,先讓學生總體聽一遍課文錄音,不僅能讓學生體會語音語調,更是對課文意群的進一步理解。
B.根據標記朗讀。
教師在出示課文文本,要求學生逐句模仿跟讀時,要做好重點的語音標記,如連讀、停頓、升調等標記。尤其是較難、教長的句子,讓學生看著符號跟讀,能幫助他們快速掌握語音語調。必要時也可讓學生自己標記各種語音語調符號。
C.結合Tips for pronunciation。
Tips for pronunciation的發音技巧包括連讀、弱讀、升降調、停頓、略讀等,教師可以在重點教讀文本句子時滲透這些發音技巧,并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有類似語音的詞句。
策略三:學以致用,讀寫拓展
(一)語篇拓展,技能運用。教師要提供一個難度適宜的課外拓展語篇,供學生閱讀,難度要稍高于課文文本,并且恰到好處,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二)意義書寫,豐富活動。
1.應用性文體寫作。可以模仿課文文本寫公告、日記等,或延續課文文本內容寫詩歌、廣告、海報等。
2.生動演繹。“演”是語言信息的輸出練習,將閱讀材料的交際化處理,能幫助學生對課文整體進行吸收與運用,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可以使用表演,演講、朗誦等多種形式來體現,能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小學階段,讀寫教學將是一個反復而復雜、多變而靈活的過程,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有所學,有所用,有所能,這三個環節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小學英語教師要盡快領悟讀寫教學的真諦,讓小學英語讀寫教學實現成效。
參考文獻:
[1]外語與外語教學.1986,03.
[2]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