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內部控制對加強科學研究院所的行為和強化風險管理等起到關鍵性作用,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降低單位層面及業務層面的管理風險。本文闡述了內部控制的意義及作用,分析了科學研究院所內部控制的現狀,以及對完善內部控制建設提出建議。
2014年1月1日,財政部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對加強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規范業務行業,強化風險管控,保障資金資產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施《內控規范》,有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業務工作規范化開展??茖W研究院所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一部分,內控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建設中單位層面及業務層面存在的風險點,通過梳理經濟活動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確認風險點并選擇風險應對策略。以建立科學研究院所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
一、科學研究院所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情況
科學研究院所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涉及的預算管理分為兩方面,單位部門預算與科研項目經費預算。在單位部門預算上較突出的風險點是收入無法準確把握。大多數的科學研究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一部分是國家財政撥款,另外一部分則是事業收入及經營收入。在編制預算時,缺乏資金來源統計的完整性,沒能把單位的自有資金、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及以前年度的專項結余資金納入預算編制中。所以無法做到收入支出統籌管理。另一方面在科研項目經費預算上,較突出的風險點是編制過程不規范、內容不合理。項目團隊成員在某些技術領域是專家,但往往缺乏對于財務制度、經費管理的理解。另外基于獲取預算編制的一些基礎信息數據的局限性,如成本參考價格,研究過程改變帶來專用材料費成本改變,導致在經費執行中反復對項目預算進行調整。而科研院所的財務人員具備財務管理基本知識,但對科研項目的管理要求及技術內容不了解,僅能從財務預算符合性層面確認預算內容,不能從合理性及可執行性方面進行判斷。因此,往往造成經費執行與預算存在較大的差異。
(二)資產管理情況
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上說,資產分為兩大類,一是固定資產,二是無形資產。大多數科學研究院所除了把固定資產設備列入資產外,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專利技術、知識產權成果及著作等的可識別的無形資產是資產管理的薄弱環節。資產管理較突出的風險點存在于無形資產管理制度建設的不完善及財務核算的局限性。一方面,科學研究院所從無形資產研發到成果轉化上,對無形資產的管理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缺乏專業的無形資產管理人員,缺乏有效的分析、評價機制,沒有統一、有效的管理制度,影響了無形資產的保護及利用。另一方面,無形資產會計核算范圍的局限性體現在研發成本計價無法準確體現其市場價值。并且無形資產自身特點為更新速度較快,對使用過程中攤銷的估算增加了難度。這些情況不利于無形資產的價值在資產負債表中真實反映。
(三)科研項目管理情況
科學研究院所科研項目管理包括立項管理、過程管理及驗收管理。但是大部分的科學研究院所科研項目管理內控制度強調的是立項管理階段的項目申請、立項論證以及驗收管理階段的驗收鑒定。而過程管理的內部控制僅靠項目收支管理,科研項目管理風險點在于過程管理的缺失。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程管理的缺失體現在一是,對于項目預算的變更調整沒有在科研管理部門進行備案、登記。人員變動、項目終止、中止等情況沒有形成電子文檔及紙質版項目資料。二是科研管理部門對任務書要求設定工作任務節點及合理的支出進度缺乏監督及監管。過程管理是項目管理內控的薄弱環節,也是最需要改進及調整的部分。
(四)合同管理情況
科學研究院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包括設備購置、工程建設、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房屋租賃及對外租車及購買車輛保險等,都需要簽訂經濟合同。實際上,大部分科學研究院所沒有設置合理的內部控制機制,在合同的簽訂、履行及驗收上均存在薄弱環節。合同管理風險點表現在合同未實現歸口管理。一是未從制度上明確歸口部門、承辦部門以及其他職能部門等在合同管理各個環節的管理職責,單位存在部門各簽各的,無法對本單位合同實行統一、全過程管理。二是缺乏對經濟合同進行有效管理,表現在缺乏對合同的履行的權利與義務的監督,及缺乏相關應對機制,例如對合同約定進度款的付款機制、合同成果的提交以及合同糾紛的應對機制。
二、解決措施
(一)完善預算編制,促進預算管理科學化
一是部門預算應該在編制預算時從總體出發,收入、支出統籌管理。依據年度預算工作計劃、目標對以前年度專項的結余資金的支出作詳細預測和規劃,提高資金使用的完整性。二是為了對預算編制的各項支出合理預測,以新《預算法》為編報指南,同時對中央出臺的一系列經費管理辦法及政策深入研究,將預算內容及相關政策相結合,編制出真實、合理的部門預算。三是組織建立預算編制數據庫,依據科研項目的性質、來源、類別、經費規模對科研項目分類,將各項目預算組成數據群。對預算各科目涉及的參考數據進行備案,如材料、測試加工市場價格、單位人員成本數據等。
(二)加強資產管理意識,增強資產管理體制建設
一是加大無形資產管理的宣傳力度,增強無形資產的保護意識。依據內控管理辦法的要求,結合單位目前對無形資產管理的現狀,建立一套完善的無形資產管理制度。確保無形資產管理的規范化,具體化,涵蓋無形資產的組織架構、人員安排、具體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二是在財務核算上,規范科研院所研發階段的核算科目不統一的問題,初始計量采用歷史成本法,建議按照無形資產的類別計提攤銷,期末按照公允價值法評估無形資產實際的市場價值。最終形成一套科研院所統一的、具體化的無形資產核算方式。
(三)建立健全的科研項目管理制度
正視科學研究院所在科研項目管理上重視項目申請,輕視過程管理的問題。完善科研項目管理制度,一是建議科研管理部門應建立分級分類管理模式,分為管理層和實施層兩級科研管理,注重科研項目過程管理的實效,強化各類項目的節點管理以及科研活動痕跡化管理。二是將事前預算、事中管理和控制、事后評價和審計嚴格融入到制度規范中,改變僅靠收支管理為過程管理的唯一手段,在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的基礎上保障相關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與實施。
(四)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內控機制
一是依據財政部《內部控制》要求并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健全合同管理辦法,從制度規范人、從制度約束人。從制度內容上側重基礎性管理,注重風險防范和提高財政資金效益。二是明確合同歸口部門,對單位的合同實行統一管理,負責合同全過程管理。建立合同歸口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業務承辦部門及其他各職能部門的協調和溝通機制。明確職責,使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三、結語
內部控制制度是科學研究院所單位內部控制的核心,不斷開展內控體系與制度建設理論的研究,建立高水準的內部控制體系,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單位規范化管理水平,而且能保證單位經濟業務合法合規,國有資產安全,財務核算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促進單位實現發展戰略。(作者單位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
參考文獻:
[1]趙守高.基于整體框架的科研院所內部控制體系設計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12)
[2]柴小鶯.科學研究院所內部控制重點及解決措施[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