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現代企業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門為:會計,該部門是企業財務進行決策與管理的前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逐漸應用其中,這不僅符合新時代發展的要求,還能夠將企業管理中會計的作用加以充分發揮,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當前,科技的進度推動了各個行業迅速發展。對于現代化企業而言,其發展必須依靠會計。為此,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應將以往的監督與反應加以改變,轉變為管理與服務,有效的把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加以融合,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加以較好應用。在新形勢背景下,把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加以有效融合是必然的,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加以進一步提升,推動其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一、簡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相較于過往情況,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雖名稱上類似,但兩者所負責的內容存在極大的不同,以下對兩者存在的不同加以論述,具體有:(1)內容不同,財務會計所負責的內容為:企業的資產、收入、所有者權益、負債、費用、利潤,對以上內容加以核算,進而對企業的財務情況及經營成果加以反應;管理會計所負責的內容為:管理層和決策層的決策、績效評價與控制,分析評價資金、控制資金、預測資金,進而對恰當的決策加以提出。(2)服務對象不同,財務會計的服務對象為企業外部其他的利益有關者(同企業存在一定聯系的組織、企業或者個人),主要是向其一些基本、必要的財務信息;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為企業內部,向其提供有價值和合理的經營管理信息、最佳的決策信息,以便企業內部的相關管理人員有效的管理和決策,并能夠使得企業內部的控制得到極大程度的強化,并使得企業的經營效益得以提升。(3)工作重點不同。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為做賬報賬,其工作的重點為處理已存在的事情,對以往企業資金流向的動態信息加以提供;管理會計工作內容服務于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工作重點為面向的未來,結合已了解的歷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并決策企業的未來。
二、新形勢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的具體策略
(一)構建完善的會計制度
企業要要能夠實現較好的經營管理,確保其能夠長遠發展,其必須對完善的會計制度加以構建。會計制度指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相關信息加以分析、分類及記錄,并將結果真實的上報到上一層級的制度。企業的財務人員應對該制度加以嚴格遵守與執行。為此,對于企業而言,通過對完善的會計制度加以構建,不僅可讓財務人員對自身的職責加以確定,還確保企業能夠將自身資源的作用加以充分發揮,讓企業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
(二)培養專業的會計人員
在新形勢背景下,以往的會計人員定位已無法符合當前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需求,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獲取更大的利益,必讀對專業能夠較強的會計人員加以培養,建立一支優秀的會計人員隊伍,以便更好的實現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對于會計人員的聘用,企業應依據有關會計規范對合適的會計人員加以聘用,并定期組織企業會計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與教育,使其能夠對會計知識加以更加全面的掌握,并可以較快的融入到具體工作中。
(三)融合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為能夠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良好融合,企業應對兩者的融合有一個準確的了解,主要是準確的了解兩者的內涵、特征及職能,只有這樣才能夠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作用加以最大程度的發揮。然而,企業應重視一個方面,即:融合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當前已有的財務會計的前提下,保證企業會計機制的整合與完善能夠平穩的實現;這樣做的主要原因為:我國的發展中具有的固定的的會計思想及方式,企業需結合我國當前管理會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發展程度比較低),先對完善的管理會計機制加以構建,再將其同財務會計進行融合。
(四)合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企業管理中逐漸應用了信息技術,并發揮著關鍵的功效。在會計管理中,會計管理人員需要采集財務會計的基礎數據,對會計憑證加以確認、統計及填制;在管理會計中,相關工作人員需篩選所采集的數據,對有用的信息進行選擇,再借助相應的技術手段對會計報告加以編制。對于這些工作的開展,工作人員面對著龐大的、繁瑣的基礎數據,若僅依靠人工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是難以較好實現的,所以,企業需要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從而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加以簡化,使得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得以法法提升。此外,企業可在其內部對統一的信息系統進行構建,從而較好的匯總原始數據,對會計信息目錄加以構成,使得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間的信息能夠共享,有利于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較好融合。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背景下,對于企業財務管理活動而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通過將兩者加以有效融合,不僅能夠提供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還能夠將會計的作用加以充分發揮,確保企業正常運行,幫助企業獲取最大化的盈利,促進企業蓬勃發展。(作者單位為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臺礦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