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我國經濟社會逐步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整體發展水平顯著的提高,對我國稅制改革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這一社會背景下,為了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我國稅務制度也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營業稅逐步向著增值稅過渡,對企業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要想促進稅制改革背景下企業獲得穩定發展,就需要全面把握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并積極探索財務管理優化措施,希望能夠對營改增的基本情況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為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前言
隨著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入,“營改增”政策應運而生,對于企業的發展造成了重大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整體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企業整體的發展。因此,對于“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策略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利條件。
二、“營改增”的概念
“營改增”的全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自從2016年5月1日,“營改增”開始在全國開始廣泛實施。“營改增”的實行包括了房地產業、建筑行業、金融業、服務業等幾個行業,隨著增值稅的出現,營業稅退出了我們的生活視線。李克強總理重點提出增值稅改革要秉持“只減不增”的方針政策,讓納稅人享受到國家的福利政策,保證稅收制度的公正和公平。
結構性減少稅收是“營改增”政策實施的主要目的。“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彌補了之前稅收制度存在的種種弊端,能科學、有效地降低企業的賦稅壓力,減少納稅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充分發掘企業自身的發展潛力,并且對于調整我國的產業結構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更好更快地促進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發展進步。“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同樣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符合國際市場稅收制度的納稅原則,有效加快了我國和國際稅收制度的融合和接軌,保證了進出口企業的發展壯大,提高了國際競爭力,使我國在國際上占有更為重要的地位。
三、“營改增”及其重要意義
“營改增”的全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國家和政府依據當今時代經濟發展的趨勢,從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出發所制定出的重要決策,對企業傳統稅收繳納項目而進行的改征增值稅,在促進財稅體制改革的同時,也幫助企業減輕稅務負擔,并調動各產業間的積極性,共同發展。然而,“營改增”的出現,便能很好的改善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同時也幫助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穩定運行。關于“營改增”的現實意義,概述為以下兩點。
(一)促進企業的價值最大化
經濟收益最大化是每一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目的所在,“營改增”政策的實行,能夠極大的幫助企業避免多次甚至重復繳稅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企業若能夠貫徹實行“營改增”政策,在避免重復繳稅的同時還能夠幫助企業的收益最大化,幫助企業的本身價值最大化,保障企業能夠可持續穩定的發展。
(二)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營改增”的準確實施后,幫助企業大幅度地降低了繳稅的稅務負擔,直接地減小了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問題,將企業的利益更大化“營改增”所帶來的好處使得稅務負擔下降,讓同樣的產品我國企業生產出的價格更低,幫助我國企業在與國外企業進行競爭的時候更具優勢,提升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四、“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對企業稅率的影響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內容顯示,在“營改增”前不可以作為進項稅進行抵扣的服務業內容被納入可以抵扣項中,且抵扣的比例也提升了4個百分點,這使企業在稅率計算的過程中,由于可抵扣項目的增加,促使其應納稅比例有所下降,進而使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因此,為企業利潤率提升以及企業生命力保持具有積極作用。但由于不同企業的成本構成、經營方案以及發展情況有所差異,因此,并不是所有企業的稅收負擔有所減輕,也有部分企業會存在稅收負擔增加的情況。
(二)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企業稅務計算方式的改變必然會直接影響會計工作的具體內容,尤其是營業稅與增值稅兩者之間差異較大,因此,會計工作者在進行稅務數據處理過程中必然要進行區分,這使企業會計工作難度有所增加。與此同時,由于“營改增”稅收政策是采用試點的方式進行,因此,會造成跨試點與非試點兩地的企業合作或總公司與子公司財務處理矛盾的發生,雖然國內的稅收政策表示企業應按照稅點高的政策執行,但也可能造成會計工作產生出入,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
(三)對財務風險控制的影響
風險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但在“營改增”條件下,企業會計工作難度的增加,使企業財務風險有所提高,這是由于“營改增”政策的推出,要求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與理解能力,能夠掌握“營改增”的內涵以及積極意義,進而予以實踐;如果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不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就會導致在“營改增”政策落實上問題與漏洞百出,進而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除此之外,“營改增”試點過程中也為企業不正當的避稅與漏稅行為提供了可能,這又進一步增加企業運營中面臨的財務風險。
(四)對財務信息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條件下增加了企業進項稅抵扣額度,這使企業的財務信息較之前發生了改變,尤其是現金流方面的額度以及利潤率必然會有所增加,這進一步加大了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的難度。另外,企業發票管理同時受到影響,“營改增”之后不僅發票限額受到影響,且發票種類也有所增加,因此,做好發票登記與管理的難度同樣增加。
五、“營改增”后企業財務管理應對措施
針對營改增實施后企業財務管理發生的變化情況,企業應該及時采取以下措施有效應對營改增的影響,促進財務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全面把握政策最新動態,與稅務機關形成良好的溝通
雖然營改增已經在我國各行各業中全面實行,但是在實行過程中還會遇到一定的問題,所以國家相關部門會及時做出政策的調整。基于此,企業實施營改增后要想保證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就應該及時把握政策動態變化,并且與稅務部門形成良好的溝通,保證可以獲取最新信息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為企業合法納稅以及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二)對財務管理人員實施教育培訓,提高業務處理能力
在實施營改增后要想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穩步推進,就應該在全面分析企業財務新變化的情況下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保證財務管理人員能夠適應新時期營改增變化需求,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而有效增強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降低企業涉稅風險,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穩定運行。
(三)使用正確的會計處理方式,防范會計核算變化風險
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會計處理方式也會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所以應該結合營改增的具體實施情況和實施要求對企業會計處理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可以與營改增的要求相適應,同時對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和其他相關制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促進稅收改制后會計核算工作的全面落實,實現對營改增稅制變化后企業可能面對會計核算風險的有效防范和規避。
六、結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稅務政策的推行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使財務會計核算項目以及財務管理工作量增大,也使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增加,為此,要關注“營改增”對于企業的各方面影響,進行企業的稅收籌劃管理改革和創新,提升企業的稅務意識,優化企業財務核算管理和發票管理,更好地適應我國稅務政策改革的步伐,獲得自身長遠、穩定而健康的發展。(作者單位為山東經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