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運動員的職業發展已成為我國體育發展戰略中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根據新形勢并結合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完善中國運動員退役職業保障制度已成為十分緊迫的問題。本文梳理了退役運動員職業保障的相關政策和管理狀況,希望能為今后解決退役運動員職業發展提供新思路。
一、研究背景
運動員是國家的寶貴財富。運動員從小就刻苦訓練,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榮光,他們無私奉獻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退役運動員作為一種特殊的人才資源,理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近年來,雖然各級政府和體育部門為退役運動員的就業安置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形式依然嚴峻。截至2009年7月,全國累計已停訓待安置退役運動員人數4 343人;2010年新增退役運動員2 193名,其中有將近45%的退役運動員得不到及時安置。由于運動員職業的特殊性,其具有入隊年紀小、訓練過程長、訓練內容過于專業,但職業生涯短,職業寬度窄,淘汰率高等特點,在再就業時往往面臨意想不到的困難。
二、我國現役運動員職業保障政策及現狀
(一)我國現役運動員職業保障政策
為鼓勵運動員刻苦訓練,為國爭光,解除運動員的后顧之憂,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現役運動員職業保障政策。2002年,國家體育總局委托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推行了以互助互濟、不以盈利為目的、為運動員排憂解難為基本原則的優秀運動員傷殘互助保險制度。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社會保障工作的通知》,就運動員的社會保障內容,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以及運動員的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和規范,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試訓運動員的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問題。這是國家有關運動員社會保障方面發布的第一份綜合性文件。2010年3月30日,《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社會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23號)的出臺,明確了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文化教育,為運動員就學、就業創造條件等政策措施。
(二)我國現役運動員職業保障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競技體育的輝煌成績離不開廣大的普通運動員。國家對運動員利益也開始重視,相關的各類保障也逐漸建立起來。1994年中華體育基金會成立,同時成立了體育基金籌集中心,形成了以“優秀運動員傷殘互助保險基金”、“優秀運動員在役獎學金、助學金”和“國家隊老運動員教練員關懷基金”為主體結合“傷殘互助保險”的“三金一?!北U纤悸?,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國優秀運動員的切身利益。據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統計,2007-2011年共資助運動員和體育單位累計達13 000.70萬元。截至2008年7月份,全國己為運動員繳納或視同繳納養老保險的省份有11個,為運動員繳納失業保險的有26個、繳納醫療保險的有23個、繳納工傷保險有11個,繳納住房公積金有25個。同時,從1993年就開始為優秀運動員購買了商業保險,且賠付率逐年增高,目前已達80%以上。
三、我國退役運動員職業保障政策及現狀
(一)我國退役運動員職業保障政策
早在1980年4月,國家民政部、勞動總局、體育運動委員會就聯合制定了《關于招收和分配運動員等問題的聯合通知》,對運動員的生活、學習、就業等問題做出了較為系統的規定。1991年人事部頒發了《人事部關于運動員退役分配工作后重新評定工資問題的批復》。1995年我國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2002年,國家體育總局、中央編辦、教育部、人事部、勞動保障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2003年又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同時,人事部、財政部、國家體育總局于2003年聯合制定了《自主擇業退役運動員經濟補償辦法》。對運動員的試訓、招聘、在訓、停訓以及退役等運動生涯的各個環節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規范了運動員招聘、培養和退役工作。這些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國退役運動員就業難的現實問題,為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贏得了空間,但是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三)我國退役運動員現狀
首先,退役運動員自身就業能力、文化素質對再就業的約束。退役運動員能否成功實現就業,從根本上說,取決于他們自身素質、職業技能的高低。其次,退役運動員就業層次低、就業率低、收入水平低。相對于一般勞動者,普通退役運動員的收入水平也是相對較低的,低收入水平使許多退役運動員家庭生活僅處于解決溫飽的狀態。再次,勞動力市場的歧視和排斥。就勞動力市場而言,一方面,由于競爭的加劇,各企業不斷采用新的技術和設備,努力提高生產率,增加利潤,從而要求員工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以及多樣性技術的掌握;另一方面,普通退役運動員普遍存在的素質較低的狀況使其不能適應這種需求,導致用人單位對于退役運動員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寧愿以支付福利金的方式來減少錄用退役運動員就業。
綜上,退役運動員享受合理的退役安置,這不僅是對退役運動員的就業權、生存權的有力維護,同時也是確保競技體育良好發展環境的重要保障。通過對退役運動員職業保障問題的研究,能夠為相關立法工作做好準備,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筆者期望通過本篇論文,能對我國的體育人文公共管理理論提供研究素材和參考內容,進而對于完善運動員退役安置政策發揮積極的推進作用。(作者單位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