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體層出不窮的今天,傳統媒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就縣級而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現狀如何?面臨怎樣的問題和困難?怎樣才能有效融合發展?
一、縣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現狀
對縣級而言,傳統媒體目前有縣報、縣有線電視、縣文學期刊。新媒體有縣政府網站、縣報電子報和冠以縣級命名的私人網站,以及各有關單位部門辦的網站。從目前情況看,受客觀因素影響,城鎮的中老年人,廣大農村的留守人員,他們獲取外界的信息,特別是縣里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的工作,取得的實效,等等,除從常規的會議宣傳、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橫幅標語大致了解外,從縣報、縣有線電視、縣文學期刊等傳統媒體上獲取信息也是一種渠道。問題是,受發行渠道發行面、文化程度等因素影響,這部分人有的想看而看不到,有的根本不想看也看不懂。他們獲取的信息,相當的內容來源于原始的口口相傳。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中小學校師生,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社會青年,由于所處地域環境優越,很容易看得到報刊、電視。然而,受新媒體的沖擊,真正能坐下來靜下心看一看傳統媒體的領導干部、普通職工、中小學校師生和社會青年,可以說是逐年減少,大有與傳統媒體決裂之勢。這部分人,平時很少沾傳統媒體的邊,偶爾看報看刊,也只是上網看??h報、縣有線電視和縣文學期刊,很多人別說看,甚至不知道有這樣的媒體存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間的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則是他們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近年來,傳統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正在逐步被邊緣化,新媒體正以強勁的活力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寵。
二、縣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1.財力傾向于傳統媒體,新媒體還處在“雷聲大雨點小”的萌芽階段。各縣每年財政都安排為數不少的資金,用于傳統媒體的采編出版發行。而新媒體則少有這樣的待遇,無論是資金、人員、設備,都處于嚴重“貧血”狀態。
2.比起受寵的傳統媒體,新媒體受到的重視程度大打折扣。對于縣政府網站,資金只有少部分,頂多滿足設備維護的費用。網站新聞的采編由于沒有費用,只能停留在“移花接木”的層面上。加上沒有專門人員和必要的設備,不能在網站上開設相關欄目,致使網站內容單一,信息嚴重不足,甚至有名無實。所以,網站的吸引力不大,在網站獲取信息的人員不多。網站傳播信息快、內容豐富等優勢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對于冠以縣級命名的私人網站,多是商業性的,以贏利為目的,雖然內容豐富,但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3.官方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仍處在起步階段,關注度不高,無法引起民眾的興趣。目前,縣級以縣委、政府的名義開通的官方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大都還是空白狀態。一些單位部門雖然開通了微博、微信,但傳播面僅在圈子里,民眾大多不知道也不感興趣,作用自然不大。
4.作為傳統媒體附屬物的官方新媒體,發出正面的聲音不響亮。商業化運作的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成為傳播信息的主渠道。
三、推動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1.提高對新媒體的認識,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并重原則。新媒體的出現,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是大勢所趨。各級領導必須著眼于長遠,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出發,在重視傳統媒體發展的同時,全面提高對新媒體的認識,搞清楚新媒體的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
2.把新媒體所需費用納入財政預算,不斷加大對新媒體的投入,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放在同等位置。
3.對新媒體,要安排專門辦公場所,添置必要辦公設備,配齊配足工作人員。
4.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和獎懲制度,明確從事新媒體工作人員崗位目標責任制。對工作突出的人員給予獎勵和相應晉級,最大限度調動從事新媒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構建覆蓋面廣的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縣級官方新媒體信息平臺,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效資源。對不會使用互聯網,文化程度不高的城鎮中老年人,廣大農村留守人員,可以采取強化服務,拓展發行面發行點的方式,讓他們隨時可從傳統的報刊、電視上獲取信息獲取知識。對于遠離傳統媒體,懂得上網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領導干部職工,學校師生,社會青年,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組織專門力量,適時通過官方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向他們傳播有用的信息,最終達到激濁揚清、傳遞正能量的效果。
6.做強做大縣級政府網站,在網站開設內容豐富多彩的欄目,做到在傳統媒體上發布的信息隨時可在政府網站上查找。而傳統媒體上沒有發布的信息,在政府網站不但要發布,并且要把這部分傳統媒體上沒有發布的信息做出特色,使政府網站真正成為外界了解這個縣的一個窗口,讓越來越多的人從政府網站了解信息、獲取知識,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作者單位為中共元陽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