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外汽車金融的發展
(一)國外發展
對于汽車行業的發展來說,汽車金融是非常獨立的產業,比如汽車的銷售、使用等等一系列與汽車有關的金融服務,其中有對消費者的信貸、融資租賃,也有經銷商的庫存融資等等,包含了汽車從生產到出售的各個金融環節。廣義上的汽車金融,包含了汽車金融的盈利模式、信用管理、產品開發以及融資結構,同時還有汽車金融工具和對汽車需求者以及汽車金融機構。有關研究指出,一輛汽車的生產帶來的利潤只占據整個利潤的40%,而汽車的流通和售后產生的利潤則高達60%或者更多,對汽車行業的發展和經濟增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據統計,全球每年新舊車銷售量超過了1.3萬億美元,但融資性的安排卻占據了70%以上,剩下的則是現金銷售,能夠看出,汽車金融產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可以說已經較為成熟。
汽車金融服務是在上個世紀20年代前后發展起來,最初是汽車銷售者可準許消費者進行分期付款,改變了銷售汽車的模式,使其改變了全款支付而轉為分期支付。這一方式的轉變使得銷售有了很大的推動力,然而卻占用制造商的大量資金。因此,制造商開始利用汽車金融開展多中金融渠道,如社會籌集資金,逐漸完善了汽車金融服務有融資到信貸再到信用管理的運營。金融服務的模式在北美和在歐洲的體現存在很大不同,北美市場的金融服務核心是客戶,業務范圍主要是產品咨詢、租賃、保險等等,以一條完整的產業線維持這金融模式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制造商開發汽車市場。而在歐洲市場,金融服務的核心則是經銷商,比如大眾,為購買者提供貸款的方式利用經銷商進行,同時增強了控制經銷商的力度,且與銀行進行合作,因此,利潤也是與銀行進行平分。
(二)國內發展
汽車金融在我國的發展較為緩慢,同時也影響了汽車經濟的進步。實際上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就有一些銀行嘗試進行汽車金融服務,以謀取更多的經濟發展,但是發展較為緩慢,隨后便消失。1998年,建設銀行將汽車金融服務行業恢復,并在一些一線城市設立的試點,首次與汽車貸款用戶簽訂了協議。從此,汽車金融才正式在我國出現。并且同年全國金融機構發放了4億元人民幣貸款,次年發放25億元人民幣,直到2003的時候就已經發放了1100多億元。當時我國汽車金融發展緩慢,與全球汽車經濟相比處于初步階段,并且我國的汽車金融比較單一,只是商業銀行對消費者和廠商的信貸。然而,隨著我國汽車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市場也逐步開放式擴展,引起了許多外資汽車專業金融公司的注意,從而才使得我國汽車金融服務業進入了發展的轉折時期。許多世界汽車金融巨頭如,福特汽車金融公司對這一潛在的巨大市場逐步發展,對于我國的汽車金融來說不僅是一個機遇更是一項挑戰,
二、汽車金融模式的發展前景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就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主要在于住房改革,不斷趨于商品化和私有化,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私人汽車的普遍。汽車金融能夠減輕中國消費需求不滿的情況,帶動全國人民個人儲蓄的運轉,推動汽車經濟的快速增長。對于消費者來說,汽車金融屬于非常巨大的汽車消費信貸市場,汽車金融貸款規模的發展會逐漸跟上汽車消c291a0f207a1a28175c6d5ee4aebbbe0費市場的發展速度,從而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汽車的制造和銷售等其他環節是與汽車金融服務息息相關的,汽車金融的優勢在于可不斷開發新型產品,并控制風險,在證明的歷史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汽車經濟的發展,并根據自身的發展優勢,在社會市場中獲取更多的發展空間。
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需要循環經濟,即將發展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需要降低資源的消耗、環境的污染,其原則是減量、再利用、再循環和再思考。消費者眼中的汽車需要最大化的節省資源,并降低浪費。因此,汽車產業鏈必須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推動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而汽車金融服務建立起了汽車消費主導型的市場格局,釋放了私人汽車的市場需求,推動了經濟和需求的快速增長。近年來,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在不斷增高,使得中國汽車經濟也在高速發展。其中私人汽車的需求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地理位置、經濟水平等等。
汽車金融的發展科推進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投資控制,但是在此過程中需要了解到國內儲蓄的正確引導和使用方法,將其向汽車產業和國民經濟投資的方向轉換。發達國家的相關實踐和經驗也表明,汽車金融的發展可以將儲蓄分流,也能夠引導消費,同時還可以增強對國民經濟的投資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消費者需求視角下汽車金融模式的發展,需要在發展投資產業的方向的同時,控制其風險。汽車金融涉及到與汽車有關的各個經濟階段,并且汽車金融的優勢非常明顯,汽車金融發展與汽車經濟相輔相成,汽車金融帶動汽車經濟,汽車經濟提供汽車金融的擴展,只有兩者相互融合,才能夠在社會市場經濟中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作者單位為西南財經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