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尤其是在國家針對小微企業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后,其規模已經有近5000萬家,雖然小微企業的發展利國利民,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本文主要思考會計核算方面存在著的問題。
一、小微企業會計賬務上處理不恰當的原因
(一)企業主對財務工作的錯誤認識,缺乏財務管理意識
小微企業的投資者一般就是經營者,管理模式是所有的權利都被集中在企業主手上,而多數企業主并不懂財務,他們多數憑經驗管理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為了利益最大化,企業主會不斷進行銷售擴張,過度擴張銷售,會導致大量資金被占用。很多企業主為了節省成本,由自己或其親屬來兼職會計人員,進行賬務處理,完全忽視了財務管理的作用,以至于忽視許多財務問題,而這些問題最終會成為重創企業的利刃。即便有些企業主會雇傭了職業會計人或找代理公司,也僅僅是為了應付報賬需要,日常賬務還是又企業主或其親屬管理,由于缺乏會計專業知識,企業主很容易將企業資金挪用、私存、亂借、公款私款混用,賬務工作處理也停留在賬表處理的日常業務上,存在較多的“糊涂賬”。
(二)會計核算多樣化、隨意性
小微企業的會計核算方式一般有兼職會計、代理記賬公司或者聘用專職會計人員。由于企業主對會計核算重視度不高,對會計人員的聘用比較隨意,更換會計核算員也比較頻繁,對會計人員缺乏一定的約束力,并且缺乏會計交接手續,最后導致會計賬目混亂。
多數小微企業的業務量不大,會計核算比較簡單,由于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沒有嚴格標準,又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法律意識,會計核算比較隨意,同一個賬戶有時會核算不同類型經濟業務或同一類型經濟業務在不同的賬戶中登記,加上企業主的要求,調賬隨意,最終不僅影響會計核算的可比性,還違背了會計信息的客觀性。
(三)應收應付賬款會計核算不規范
通過調研發現應收應付賬款是每個小微企業賬務主要組成部分,由于小微企業的賬務一般由非專業會計人員管理,缺乏專業性知識下呈現的賬務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實際收付款與賬面金額不一致,會計核算違背了“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原則。
(四)有關部門缺乏監督
我國小微企業未來還會持續增長,這么龐大數量,導致小微企業的監管難度加大。比如說稅務部門,一般情況下,稅務機關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往往在采用核定納稅的方式進行征稅的,只要小微企業定期申報,稅務機關很少會去檢查會計賬,更談不上要求完善會計核算。
二、對小微企業賬務處理的建議
(一)增強企業主對財務管理的認識,讓財務管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要想改變小微企業財務處理的現狀,筆者認為增強企業主對財務管理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改變企業主對小微企業“我投資,我所有”的錯誤認知;其二,企業主需要增加財務知識,了解財務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其三,聘用專業的會計人員,完善會計制度,建立合理的會計核算機制;其四,對重要崗位的安排盡量避免用人唯親、唯朋的現象;其五,加強內部控制,讓會計的職能發揮作用。
(二)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宣傳會計職業道德
為了保障會計核算的規范性,筆者認為企業應定期舉辦培訓班來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內容應結合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盡量多用常見的例子來分析,加深會計人員對知識的吸收、理解,還需要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宣傳,讓會計人員改變心態。這樣不僅可以使得企業會計核算能更真實有效,還可以客觀的反映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從而使得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三)應收應付賬款賬務處理建議
1.應收賬款——折扣處理
收到貨款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賬款”應收與實收的差額,若實收額<應收額,則借記“財務費用”,反之記貸方;發生銷售退回應注意區分有無結賬,未結賬直接借記“主營業務收入”貸記“應收賬款”,已結賬,則借記“主營業務收入”貸記“銀行存款”,若實收額<應收額,則貸記“財務費用”,反之記借方;同時注意退回商品成本轉回,借記“庫存商品”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發生銷售折讓時,借記“主營業務收入”,已結賬,則貸記“銀行存款”未結賬,則貸記“應收賬款”
2.應付賬款——折扣處理
付款時有折扣的,則借記“應付賬款”貸記“銀行存款”“財務費用”; 退貨,未結賬,直接借記“應付賬款”貸記“原材料”,已結賬的,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原材料”若是有折扣,需要借記“財務費用”。
(四)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督
稅務部門應在小微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說采用定期、不定期的當時對小微企業賬務進行檢查,不要讓其監督職能變成擺設。工商行政部門也可以建立督查小組,對小微企業的管理情況、賬務情況進行突擊檢查,以此促進小微企業積極向上發展。(作者單位為武義縣繼續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