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公共財政體制改革逐步深入,此時原有的預算法與經濟發展已經脫軌,滿足不了市場經濟的需求,于是新預算法應運而生。新預算法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變革契機,也讓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考驗。作為執行國家財政預算的關鍵環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提高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對新預算法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進行深入探究。
一、新預算法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物資采購欠缺法律意識
受傳統采購觀念的影響,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采購時忽視財政支出的重要性,通常是“先采購后匯報”,缺少提前申請政府采購的環節,使得采購行為違反法律規定,出現了擅自采購并在事后補辦手續的行為。還有一些行政事業單位過于強調采購的特殊性和及時性,不配合政府的采購申辦工作,使采購工作脫離法律的控制,嚴重的違紀違規。
(二)預算編制不科學
新預算法以零基礎預算為根本,逐漸對國庫進行集中收付。但是由于人為因素的影響,增加了核實確認工作的工作量,使得收付工作難以順利進行,而且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還會對預算編制進行超標處理,從而出現了“拿著資金找項目”的情況,導致虛設項目、多申報少現象的出現,讓資金差額產生了結余。
(三)資產管理不規范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方面的問題較多,尤其是在實物資產管理上暴露的問題較嚴重。行政事業單位缺少對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導致資產管理具有隨意性和混亂性,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健全的保管制度,對固定資產的驗收、保管和維護等方面也沒有相關規定,導致很多閑置的固定資產缺乏靈動性,很難再次使用。
行政事業單位較企業相比,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可行性研究,使得固定資產在構建后發揮不出其真正的作用,而且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上缺少關注度,使得例如公車私用的事件時有發生。對于很多報廢或是變賣的固定資產,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卻沒有在相應的賬目中登記,或是登記的不及時,使得很多固定資產無故流失,給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帶來了隱患。
二、新預算法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的具體對策
(一)規范財務管理意識
新預算法是在總結政府財政部門財務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對分稅財政體制的實踐進行歸納,從而對財務管理工作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新預算法為政府的財務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又為預算制度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在日常實踐中,行政事業單位之間要對財務管理工作相互配合,實現新預算法的貫徹落實。
在預算支出上,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都屬于預算支出的范疇?;局С鍪侵溉粘5墓弥С龊腿藛T的經費等,要重視支出中的超額現象;項目支出則要求嚴格按照預算項目類別進行執行,并將支出金額落實到具體項目支出費用明細,禁止虛報或以普通收據列支費用等情況的發生。還要做好責任的落實工作,要對項目執行進行事中監督,事后審計, 當預算執行出現偏差時,要追究有關部門的責任,并對部門的負責人進行處罰,從而迫使預算執行工作按照規定進行,避免出現虛報和多報的現象。
(二)提高內部控制力度
為了保障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安全和財務管理的高效,就要提高內部控制力度,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維護其社會影響力。作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與內部控制的主要部門,財政部門應對單位內部的控制制度進行嚴格的監管,及時發現工作疏忽并進行改正,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完整落實,在監管工作中,還要重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適應性,建立完善動態的內部控制體系,在健全現有制度的同時,促進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
(三)增強財務人員素質
現如今,會計電算化已經得到了普及,會計人員的時間得到了解放,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在掌握財務工作的專業知識,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和綜合的財務管理視野是會計人員的職業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要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鼓勵財務人員拓展學科領域。提高財務人員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還能夠使財務人員在競爭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好的彌補和改進,培養綜合型財務人員。
三、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是國家財政預算工作的基礎和保障,隨著財政制度的改革,行政事業單位要逐步完善財務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新預算法的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更要增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使其發揮真正的優勢和作用。(作者單位為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