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至8日,中央召開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顯著成效,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反腐倡廉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在當前反腐倡廉政策和內控逐漸規范的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意義重大,其不僅能夠有效制衡權力、防止腐敗,還能夠保障國有資產的完整性、安全性,推進深化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的必要性
(一)防范貪污腐敗
以雷霆之勢抓好反腐倡廉已經成為當前各地各部門行政事業單位重要的政治任務,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就是有效防范貪污腐敗的重要手段,內控制度建設本身對于加強內部監督管理就有著極強的制約性,能夠對依法依規用權、行政起到保障作用。針對現有貪腐形式的新特點,有針對性的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的改善,規范各類財務活動,不僅有利于加強行政事業自我監督,及早發現、解決各類存在問題,減少國有資產的損失。還可以加強源頭化治理,用制度堵上可能形成貪污腐敗的紕漏口。
(二)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為財政撥款。一方面,完善的內控制度建設能夠保障劃撥資金及時有效的到位并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完善的內控制度建設可以規范財務運轉,合理有效的加強財務的管控,充分保障資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資金截流、他用等貪腐情況發生。最后,完善的內控制度建設可以從制度層面對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觀性、個人決斷傾向進行約束,有效的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預防貪腐現象滋生。
(三)提高行政服務效率與質量
完善的內控制度建設可以有效的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并有效管控信息的記錄、收集、匯總、編制,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從而充分保障會計報告和系統信息的完整性,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同時也有助行政服務效率與質量的提高。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由預算管理、職責分工、授權批準、資產保護、職工素質、報告制度等等。預算管理作為內控制度的主要環節之一,有其獨立的一套完整程序。但是我國內控制度的起步比較晚,很多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預算管理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泛,而且復雜繁瑣,使得預算編制過程整體質量存在很多問題,目前在預算管理過程中,都是沿用傳統內控制度的預算管理方式,無法滿足現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制度不夠完善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發展,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有了新的要求,各項和內控制度相關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在2001年國家財務部門出臺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使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建設有了充分的法律保護,從財務分析層面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的質量。但是從近年行政事業單內控制度發展運行來看,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法律保障措施,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究其原因是因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系統和制度不夠完善,工作人員沒有認識到內控制度的重要性,內部相關的重要決策質量比較低,從而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不真實,最終發生財務風險。
(三)單位會計基礎薄弱,財務制度的制約能力不強。在具體的財務檢查中能夠發現,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較為薄弱,并未根據相關規定來設置內控機構和人員,管理層次相對混亂,導致會計人員職責不清。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有所松懈,會計核算存在不規范現象。因為行政事業單位職能具有特殊性,其資產支出通常較大,特別是固定資產。實際工作中我們能夠發現,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方而依舊存在賬實不符、任意處理的問題。
(四)單位內部審計職能并未充分發揮作用。內部審計機構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所設置的履行獨立檢查職能的重要部門,其主要職責是為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檢查與評價。內部審計部必須要具備獨立性,如果缺乏獨立性,內審工作便不能有效實施現階段的實際情祝是部分單位雖然設置了內審機構,但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不高,內部審計部門的管理層次不清,職責不明確。
三、優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建議
(一)完善內部控制的頂層設計
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頂層設計的重要環節在于:關于組織機構、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的設計。組織機構設計是基礎,決策機制是關鍵,執行機制是核心,監督機制貫穿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的整個過程。
第一,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組織機構設計,要從職能分工和崗位職責出發,從單位層級和業務層級內部控制兩個方面入手。
第二,決策機制設計要對決策組織及其運行方法進行綜合考慮。現行政事業單位領導班子主要領導班子有黨委、行政、紀檢三方負責構成,各領導班子要想充分發揮領導管理作用,實現高效決策和客觀決策,就要充分的實現決策前信息公開、決策中民主集中、決策后跟蹤管理。
第三,執行機制設計,應強化《不相容崗位的分離機問責機制》、《網絡化立體控制機制》和《制度保障執行機制》的落實,通過崗位機制明確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在內控體系中的職責和位置。
第四,監督機制設計一部從上級主管部門監督、紀檢監察系統監督、單位內部審計監督三個方面著手。內部審計監督是通過預算執行、會計報告、信息披露等方面強化自我監督的一種重要手段。
(二)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預算控制完善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主要內容之一,一旦預算控制通過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批準,行政事業單位中所有的部門都必須無條件執行,如果沒有完成預期任務,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處罰,行政事業單位中預算管理由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等環節組成,而且涵蓋了很多方面單位的內容,主要包括:采購、生產、籌資、融資、銷售、管理等多個方面。所以,一定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才能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強完善預算管理制度。首先,要落實綜合預算管理模式,把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各項財政收支情況都歸納到預算管理范疇中,一旦制定的預算管理方式通過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審核,就不能隨意改動。其二應當建立預算監管制度,完善預算執行責任制,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從上而下將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崗位,在預算的過程中要樹立責任意識,根據相關財政法規執行操作,避免單位人員集體舞弊行為的存在。(作者單位為中共達州市達川區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