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互聯網產品與服務開啟了高度迭代的模式,共享經濟借助互聯網涌現出了Uber、滴滴等新興的商業模式,并且已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一種潮流,已成為都市麗人工作生活的一種習慣。雖然共享經濟已出現已久,但直到2014年其在全球的經濟規模已經達到9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0100億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6%。巨大的經濟體諒刺激了大量的資金與資源涌進共享經濟行業,最為突出的就是出現了一系列的“專車”平臺,加劇了這個行業的競爭程度。隨之而來的就是幾個平臺之間的相互廝殺,甚至為了獲得客戶不惜花費高昂的代價對用戶進行高額補貼,這就產生了整個“專車”市場沒有能夠盈利的企業,即使神州專車作為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企業現在依舊沒有盈利。共享經濟現在雖然是資本爭相追逐的“寵兒”,經過市場的競爭與淘汰,隨著時間的推移,如“專車”市場依舊不能夠實現盈利,那么整個行業也會進入寒冬,甚至會出現大家在一起抱團取暖的現象。鑒于現在沒有從事“專車”企業盈利平衡分析的研究,本文將利用系統動力學的方法對整個專車行業進行建模、研究和分析,最終能夠對“專車”模式盈利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共享經濟理念與運作模型
共享經濟是源于實踐的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共享經濟是一種互聯網時代的租賃經濟模式,即通過互聯網第三方平臺實現個體之間直接的閑置資源使用權的交易,其本質是使用權的折時轉移。在“互聯網+”背景下共享經濟的勢頭發展很快,共享經濟還拉動了IT行業、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共享經濟帶來了全新的經濟模式,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未來全球經濟發展趨勢。
二、共享經濟現在發展狀況
(一)專車服務行業的內憂分為:1.專車司機享受的補貼減少;2 .專車司機接單自由度下降;3.從業門檻過低。
(二)專車服務行業的外患分為:1.專車服務合法性確認;2.部分地方政府對專車服務的遏制;3.出租車行業抵制專車服務
三、研究模型
系統動力學的出現于1956年,創始人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福瑞斯特教授。是一門分析研究信息反饋系統的學科,也是一門認識系統問題和解決系統問題的交叉綜合學科。
1.因果關系圖
網約車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能夠實現盈利的影響因素眾多,包括地方政府的的抵制、客戶忠誠度、競爭對手等不確定的因素,本文著重研究廣告營銷投入、補貼投入、商品價格三方面的影響來分析專車平臺的利潤,如果凈利潤和成本相等,專車平臺就不賠錢,也就是收支平衡,如圖1所示。
2.靈敏度分析
分別對廣告營銷投入、補貼投入、商品價格三個變量進行靈敏度分析。最后同時對三個變量進行靈敏度分析,如圖2所示。
四、結論
通過系統動力學在Vensim DSS 軟件的模擬,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價格是影響網約車盈利的最根本因素,但由于專車平臺間的激烈競爭,各家明顯在打價格戰,甚至已各種形式對客戶進行高額補貼,致使專車的服務價格無法上升。由于現在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了寡頭壟斷的模式,各家都開始注意不再進行價格戰,而是開始提價,這對專車的盈利已經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未來網約車作為共享經濟的模式,其盈利指日可待,這也印證了共享經濟能夠作為成熟的商業模式來運營。
五、政策建議
通過前而分析,不難看出共享經濟作為新型商業形態,顛覆了傳統經濟商業模式,但共享經濟存在著商業邏輯痛點,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起相應制度解決好痛點,才能保障共享經濟平臺健康運行。政府至少應在二方而做好制度安排。第一,建立安全信用體系,共享經濟的根基就是信用,沒有信用做保障,共享經濟安全性就無法體現,政府安全信用體系建立打破傳統路徑,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020模式,線上注重與社交網絡、電商平臺等網絡公司合作,線下整合公安、稅務、工商、法院、央行等職能部門信用記錄,建立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安全信用體系。第二,加強對需求方利益保障機制建立,傳統經濟商業模式制定針對商家侵權消費者的保護法,共享經濟一方而通過平臺互評機制約束供給方行為,另一方而政府從制度層而保障需求方利益,基于對需求方利益保護來規范供給方行為,從而使得共享經濟運行健康可持續。第三,加強對共享經濟平臺監管,共享經濟平臺是供給方和需求方的“新中介”,從行業自律、明確監管主體、納入監測體系、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主動信息披露制度等方而加強對共享經濟平臺監管。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