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先后出臺了相關政策,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積極開展農業物聯網、農產品電子商務和農業信息綜合服務,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發展。全省都已經意識到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經濟運營工具,影響到了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地級市都已經在原有的網絡基礎上建立農業現代物聯網,農村電商服務站,或地方性龍頭企業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或在大型電子商務平臺上建立自己的地方特色館,都有條不紊在進行中。全省各個地方都在積極推進物流企業進農村,建物流園,物流快遞協調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了覆蓋主要農村的物流網絡。
二、河南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河南農村電商在平臺建設、農村電商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1、素質較低,意識較淡
由于農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導致他們對互聯網和新型銷售模式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較差,對新事物的出現也缺乏好奇心,同時,他們很少有機會接受正規的技能培訓,對網絡也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和操作能力。有的人甚至從來沒接觸過電腦,更別說在網上搞電子商務了。“空心村”現象突出,使大量有知識、懂網絡、會經營的農村青壯年涌入城市打工,留下來的“386199”人口結構難以支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
2、特色不突出,支撐力不強
據統計,2015年河南土地流轉率達到50%,流轉率雖高,但家庭農場、合作社數量并不多、規模不大、覆蓋率有限,農戶的分散經營仍占絕大多數,規模化、特色化不突出,且標準不統一、品牌意識差,對農村電商發展的支撐力不強。據調查,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線上線下商品多為原始產品,或為初加工產品,大多數處在產業鏈的最低端,成本低,收入少。
3、網絡入戶率低,物流進村難
近年來, 雖然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信息化的發展,光纖寬帶基本上在平原bUbNYonhNewHFfs9UWfqC3nrVsfkWz5OP3d4c8x8C0s=農村達到了全覆蓋,在丘陵地區、灘區、山區農村模擬網絡也已經全覆蓋,但是,由于意識和費用等問題的制約,農村網絡入戶率不高,特別是丘陵地區、灘區、山區農村網絡入戶率更低。據不完全調查,目前我省平原農村網絡入戶率僅占27%,而丘陵地區、灘區、山區農村僅達2.5%左右,網絡“最后一公里”問題十分突出。
倉儲、物流是農村電商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影響農村農村電商成本和效益。目前,河南農村物流系統不健全,網點延伸度不夠,一般只涉及到縣城,只有部分物流企業在較大的鄉鎮、村莊布點;專業從事物流運輸的企業較少,并且標準化程度低,方式落后等問題,尤其是冷鏈物流系統更是落后。
4、融資難,人才匱乏
目前,農村、農業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需要大量資金,通過金融機構貸款需要抵押物,而農村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承包地、宅基地等又不能抵押,現代農業發展的貸款難十分凸顯 ;物聯網建設等需要大量資金;農村小微電商因抵押、信用資質等原因,在融資時無法得到銀行授信,同時又因農村電商發展和盈利模式不清晰,致使資金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瓶頸。
農村電商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人才缺乏是我市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職業農民少,且其文化素質難以支撐發展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不愿意到農村;傳統企業在發展電子商務過程中,由于觀念、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束縛,薪酬、待遇低,對于電商專業人才缺乏吸引力。
三、推進河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1、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融合,為電商發展提供產業和經濟支持
河南具有現代農業發展的傳統優勢和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每個地級市及縣市區都有本地特色農產品。利用本地農業資源,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產業支撐,是一篇大有作為的好文章。加快河南現代農業發展,必須深化農村、農業改革;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速推進農村資源資本化進程,讓“沉睡的農村資產”發揮更大的作用;抓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品質,打造焦作農產品品牌;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加強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產地和注冊商標一體化認證工作;抓集群培育,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積極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新業態的發展,推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與現代農業結合,構建依托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促進智能化農業、精準農業的發展。
2、加大政府扶持,開拓電商模式,為電商發展提供政策和渠道支持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農村電商發展的文件、政策,涵蓋了農村、農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其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對促進農村、農業以及電商的快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好政策離不開大力宣傳、好政策離不開創新執行。由于政策的宣傳不到位,使其效用大打折扣;政策執行中的部門化,導致落實難現象十分普遍;政策支持廣度、力度與農業產業化和電商發展的實際需求相比差距較大,制約著農業產業化和電商的發展;因此,下大力氣宣傳省委、省政府政策、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廣度、整合政策的執行,必然成為下一步發揮政府促進農村電商發展主導作用和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用的重要抓手。
積極開拓農村電商模式。進一步加大與電商平臺合作,使更多地全國知名電商進駐河南農村市場,推動農產品銷售;進一步加大本土電商發展。積極打造“線上+基地”的鏈條式農產品O2O銷售模式為示范,推進農村合作社的線上銷售。實現互利共贏,促進農產品電商企業參與農產品經營。
3、加強“硬件、軟件”建設,為電商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依托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加大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光纖、寬帶等現代化信息設施的投入力度,推動光纖村村通、寬帶網絡提速降費工程,提升光纖寬帶網絡入戶率;支持農村特別是山區、丘陵、灘區發展“互聯網+”;提高農村電商倉儲、物流配送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點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生產領域的物聯網建設,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依托培訓機構,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全面培訓。開展農業系統人員電商“普及式培訓”,樹立新的電商思維及服務模式;對農村基層干部進行“掃盲式培訓”,為電商發展提供全面服務;發揮縣域電商創業孵化園區作用,免費提供創業場地和培訓、信貸、加工倉儲物流的配套支持,讓更多青年想創業、能創業,讓“城歸”有更好更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加強“硬件、軟件”建設,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作者單位為河南省焦作市委黨校經管教研部)
作者簡介:李娟,女,(1981.09.21——)焦作市委黨校經管教研部講師,研究方向:經濟學,作者單位:河南省焦作市委黨校經管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