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的信息化發展給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組織方式都帶了了巨大的變化,不僅改變了會計工作的方式、會計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同時也改變了企業內部的審計環境,加大了企業內部審計的固有風險和檢查風險。本文分析了會計信息化對于企業內部審計產生的影響,針對性探討了企業內部審計對于會計信息化發展的應對策略。
一、企業會計信息化對于內部審計的影響
(一)審計環境的變化
傳統的審計工作已經建立起了完成的審計標準和審計準則,在傳統的審計工作中,這一套審計標準和準則發揮了巨大的效用。但是面臨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會計處理工作在特定的環境中,引起審計對象、審計搜索、審計內容等方面的變化,導致審計環境出現了變化。手工審計工作的標準已經不能夠適應信息化的審計工作,并且我國發布的相關法規中并沒有很多針對審計的內容,因此需要加強審計相關標準的健全和完善工作。
(二)原始審計線索無法追蹤
傳統的手工審計工作環境中,所有的審計線索都反映在書面上,每一筆交易都有詳細的文字記錄,審計人員在查閱信息時可以從原始的單據開始追蹤交易事項。會計信息化改變之后,數據信息處理也變得自動化,業務數據都是有計算機自動生成報表,審計工作使用人工方式在其中很難直接進行跟蹤,無法確定數據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提高審計的工作難度。
(三)影響了審計技術方法的運用
傳統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都是手動操作,在會計工作信息化發展之后,原有的審計方法已經不適用于信息化工作方式,盡管財政部已經規定了所有的報表都打印輸出,但是這些書面記錄還需要再進一步證實,無法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因此審計人員要結合信息化發展開發出新的審計軟件,突破原有的空間限制,實現遠程處理,在網絡財務環境的控制下進行一切經濟活動,能夠讓財務人員迅速做出反應。
二、會計信息化如何開展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
(一)開發信息化審計軟件
會計信息化發展,審計對象也發生了變化,應該配合會計信息軟甲開發出相應的審計軟件,增加分析功能和數據檢驗功能,這樣有利于在后期檢驗處財務數據的準確性。通過開發出相配套的審計工作軟件,能夠改變現有的工作方法,讓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更加自動化、標準化、通用化和規范化,因此想要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需要先具備有配套的高質量審計軟件,在工作中得到普遍應用,提升審計工作質量。
(二)擴大神級覆蓋面積
企業信息化發展之后,內部的業務處理過程是不同系統的信息傳遞,因此只有對于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深入了解,完善現有的審計程序,才能夠更好的處理審計工作。審計工作開展的對象不僅是會計信息系統,同時也是其他處理系統,同時也包含有企業中下載的管理信息等,這些下載的管理信息能夠影響企業管理人員的決策,因此一定要加強審計覆蓋面積。
(三)建立完善的審計信息系統和審計操作平臺
要在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系統中加入評價,改變原有的企業審計方式,提升企業內部審計的評價和監督職能,實現企業在進行審計工作中從事后審計,轉變成為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的工作方式,還應該結合審計工作的靜態審計、動態審計、現場審計、遠程審計等方式。通過企業運營和業務活動的全程監督,能夠發現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強化企業管理制度,能夠讓企業更好的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四)提高審計工作人員的素質
不管計算機如何先進、企業信息技術如何發達,如果審計人員自身素質不合格依然會降低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質量合格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重視審計人員的素質和技能掌握。面對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形勢,審計人員必須要創新工作方式,豐富自身信息化技術和知識的掌握情況,熟悉審計依據,掌握好管理技術和審計軟件的操作技術,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工作中一旦出現問題能夠迅速編寫出程序模塊。企業也需要強化培訓工作,定期開展計算機技術,審計軟件、審計工作技能的培訓工作,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審計工作人員。
三、結語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企業發展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應該利用好計算機信息技術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發展,改變現有的審計工作方式,提高審計部門在信息化條件下的財務信息審計評價和監督工作能力,通過找出薄弱的工作環節和存在的問題來提升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和效率。(作者單位為西安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