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隱私權是隱私權在網絡環境下的延伸,人們在從事網絡交易時往往會忽略掉自己的隱私權正在被侵害,維權意識還比較差。有些商家更是為了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將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倒賣給專門的機構,從中獲取利益。網絡交易中消費者個人數據隱私權的保護,在糾紛發生時如何取證,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問題也就隨之出現。
隨著網絡交易的快速發展,對個體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搜集、整理、發布及轉讓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而且在網絡交易過程中用戶的個人信息對網絡運營商來說極具經濟價值。在利益的趨勢之下,隱私權更加容易遭到破壞,且侵害后果常常難以控制,時常是沒法補救的。
有關法律專家認為,網絡運營商出于利益等因素,認為用戶的個人數據多少一定會影響其正常的營銷策略,而我國消費者在意識層面對自己隱私的保護還遠遠不夠,加之我國電子商務本身并不很發達,種種原因導致我國對網絡隱私權的保護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但是隨著類似問題的頻繁出現,在日后一定會有具體方案解決。
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權行為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有一些關于公民隱私權保護的內容。但是,從總體上來看,現在還沒有形成專門的法律條文來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權,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還相對欠缺。但是要完善這一方面的法律還是有一定的復雜性。首先,這種法律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它對何種人,在何種場合,從事什么活動都有一定的限制,它不具有普遍性;其次,它對消費者隱私權保護的范圍比較分散,而且不具體,有的還將隱私權與另一種權利相提并論,這本身就存在一定問題。
網絡營銷行業要著重培養經銷商的行業道德,在不超越道德底線的情況下良心經營,要實現有效的自我約束、控制和管理,保護網絡消費者的個人隱私。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標準做基礎,那一切都無從談起。筆者認為良好的從業道德是一切交易正常進行的基礎,它可以使消費者充分信任網絡運營商,這一點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網絡環境的穩定及網絡行業的發展前景。我國網絡行業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某些環節上還存在著缺陷和不足,為了使網絡行業獲得更穩定和長遠的發展,加強網絡運營商的職業道德建設不容忽視,必須受到重視。
在網絡隱私權保護方面,歐盟可以算得上是先驅,起到了明顯的帶頭作用。歐盟在這方面采用的模式主要政府主導型的,政府在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歐盟在對網絡消費者隱私權保護方面有著嚴格的規定和例行守則,它通過設立這方面的特別委員會,督促歐盟各國以立法的形式來保護網絡交易中消費者的隱私權。歐盟在保護網絡交易中公民隱私權方面的具體做法有著自己的特色,它對歐盟各國保護消費者隱私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這些要求中找到一個點,并將它上升為國際標準,起到標桿的作用。
美國學者最先提出隱私權的說法,之后逐漸得到發展,并發展成了由成文法和普通法原則相互交錯的一種狀態。在美國,隱私權的價值理念一般樹立在自由的基礎之上,所以在美國人眼中,隱私權是一種具有雙重性質的權利,它既是一種憲法上的權利,又是一種普通法上的權利。
美國在1974 年制定并頒布了《隱私權法》,這是美國在全面保護個人隱私權方面頒布的第一部聯邦立法。同年間國會還通過了《聯邦電子通訊隱私權法案》。
網民進行網絡隱私權保護的方式有很多,首先就是將自己用來上網的計算機與其他計算機斷絕聯系,這樣既能保證個人信息不被竊取和非法利用,更能有效地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其次在傳輸有關個人隱私的文件或數據時,要進行打包加密發送,需要的時候解壓打開,避免在傳輸過程中數據流失現象;最后就是網民應該非常小心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不要輕易在網絡上留下自己的郵箱或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要更加注意的是手機比計算機還要危險,因為手機的丟失幾率更大一些,所以網民一定要小心謹慎,防止在網上瀏覽時不經意將自己的個人信息公布出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群體對用戶個人信息的需要迅速增加,網絡服務者收集個人信息的速度也快于任何時候,網絡消費者的隱私權保護面臨極大的考驗,與此同時,這種數據的傳播速度與網絡用戶的隱私保護之間就產生了很大矛盾。我們既要保護好個人隱私不被他人非法利用獲取利益,也不能盜取他人的隱私從事非法活動,應該從自己做起,維護好整個網絡環境。另外,應該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監督網絡運營商的服務質量,處理好網絡經營者與網絡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平衡,實現網絡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網絡環境穩定后,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將會更加被尊重,生活質量將不斷得到改善和提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發展,一個安定、有序的環境會更快速的來到我們身邊。(作者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