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于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的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大難題,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個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由于不同的地理環境、家庭經濟環境等因素造成的心理問題更不在少數。本文結合當前家庭經濟困難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方向。
一、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
從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當前的狀況來看,他們正處于充滿想象力與競爭力的時期,同時又是我們所說的第二次斷奶期,當他們進入大學之后,隨之而來的是生活上的自我發展空間的無限擴大,拜托了高中的束縛式管理模式,進入自由且自主的大學生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進,他們不再能夠單純的享受這個過程,而是出現了迷茫和難以適應的問題。大學是一個言論自由、交流自由,各類信息、文化進行沖撞的時期,一旦他們所面對的與自己想象的不同,或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圍,就會延伸出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神經抑郁或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難的同學,會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難以結交到真正知心的朋友,對于心理調節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出現自卑或其他帶有傷害性的行為。這只是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中的一個小小的問題。由此看見,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二、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層面中凸顯的問題
前幾年我國的教育一直處于過度關注學生的知識文化或技能的培養上,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忽視,隨著各類事件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我們發現,由于心理問題引發的案件不在少數,從云南的馬加爵案件到上海中山大學黃洋被毒事件都是發生在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身上的。因此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得不引起重視。除了這些已經引起嚴重后果的事件,還有許多發生在大學校園的小事同樣值得大家的關注,并引起重視。
首先,當前的大學生大多都為獨生子女且在家庭中處于4+2+1的格局中成長起來的,家長的關愛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溺愛,這就導致大學生自小就萬千寵愛于一身,自我、驕傲或者說自私甚至在一定時期內成為了他們的標簽。當這種優越感變成他們社交的常態勢必會對其產生不良影響。過度順遂的生活,使之經受不起一點點的挫折,一旦遇到問題要么逃避,要么走上自殺或更加叛逆的道路。其次陌生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差,造成人際交往障礙,從而引發學生出現抑郁或自卑的心理。過度自我的表現既有自卑也有自大的方面,但是當進入大學這個集體之后,進入真正的獨立生活階段,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使其產生挫敗感。第三,愛情被稱為大學必修課,但是在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上因為戀愛而引發的問題并不在少數,學生的戀愛觀念偏差,求愛不得或其他的情況都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心理健康發展。最后,大學生除了家庭經濟困難外,所面臨的最為緊迫也最為直接的問題就是就業,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難以形成正確的心理疏導之后就勢必會引發憂郁癥、強迫癥、焦慮癥等心理問題。
三、培養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健康心理建立的途徑
關于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要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和各大高校要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在大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通過教會學生能夠對生活或學習中出現的簡單的問題采取相應的疏導手段,做好事先防范工作。在高校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將本校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有一個基本的掌握,并能夠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辦法。
其次,從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心理現狀出發,由于其正處于心理斷奶期的重要階段,在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國恒中可以采取以音樂為輔導的教育模式,通過音樂療法的課程設置和設施建設,讓學生參與到即興表演或創造的過程中去,讓學生從音樂中找到積極的正能量,從而分散注意力沒減少學生壓力。例如可以播放《小夜曲》等歌曲,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和美好,同時利用其學校的校園音樂、廣播系統,創建多種途徑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既能夠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又能陶冶情操,增加校園文化的格調。
第三,組建起一直高素質的專業化教師隊伍,我們既然已經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真正的落到實處去,那么就要從組建高專精的教師團隊開始,通過對教師進行合理的培訓,或從社會上吸收更多更專業的人才,參與到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來。同時積極推動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模式工作,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領域,積極推動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
另外,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中去,除了要組建高專精的教師隊伍外,要對現有的師資隊伍進行培訓,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日常生活中去的目標。同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心理暗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其樹立起信心,從容的面對未來生活和工作中的難題。并幫助其樹立起,問題沒有出現的時候能夠積極的做好預防工作,當問題產生的時候能夠積極的應對問題,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能夠主動的尋求老師或專業人士的幫助。
四、結語
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社會性的問題,為了有針對性的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抗壓能力,抗挫折能力,勢必要求學生能夠接受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當前或未來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教育的過程中,除了科技知識文化外更要加強對于心理健康的教育,讓學生能夠在大學期間掌握相關的心理健康的知識,同時可以對自己或周圍同學的表現出來的或潛在的心理問題有所察覺,并能夠積極的改正,促進自己三觀的正確樹立。(作者單位為西京學院南洋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