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創業熱潮的興起,大學生創業教育成為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課題。在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發展的創業型經濟視角下,我國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教育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一直是處于相對忽視的地位。隨著高等教育改革,高考擴招與就業形勢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本文就創業型經濟視角下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現狀的分析來開展對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以緩解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難的問現狀。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順應經濟發展與就業形勢的新型教育模式。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年6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指出,把創業精神培養和創業素質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快完善創業課程設置,加快創業實訓體系建設,加強創業知識普及教育。
一、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
(一)促進高職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里講述“在普通高等學院開展創業教育,是服務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創業教育的開展不僅適用于普通本科院校,對高職院校更具備著重要的意義。創業教育是一種高等教學的新途徑,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下,知識經濟的時代。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指標,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適應不了當今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創業教育的研究開展恰好可以為高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進行一部分教育模式的改革,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實現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促進高職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大學生創業對新型行業的產生與興起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現階段,全球經濟復蘇處于持續低迷的狀態,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發生后的8年多時間,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下滑,近幾年我國經濟產業也受到相對程度的沖擊,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平穩發展的發展戰略,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減緩,并預測這種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中小企業的經濟現狀產生了很大的危機,也為新興企業的產生提供挑戰的機會。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為在校大學生普及創業知識與創業所具有的素養培養,為大學生開創通往自主創業的通道,也為新的產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血液與力量。
(三)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因經濟模式的不斷更新、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等經濟因素引起的企業人才招聘崗位的減少和因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基數的增多,大學畢業生人數每年創立新高的雙向矛盾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式日趨嚴峻。創業教育是換件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一劑良藥。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創業教育的開展來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培養學生創業素質,挖掘學生的創業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挑戰自我,由求職者便為職業的創造者。創業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就業,高職院校的特點決定了高職生更適合自主創業,因此,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業教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二、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社會對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畢業生的認同度不高
1.傳統的思想觀念導致的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畢業生在選擇就業和創業中職業選擇范圍與其他高校相對較少,社會很多企業還依然存在看重文憑而輕能力的觀念。
2.創業思想的陳舊。在社會中,人們普遍認為創業是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具有一定資源優勢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做的事情。對于學歷水平相對低的高職院校學生持悲觀不信任的態度,這對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積極性產生一定的消極作用,增加了高職院校畢業生創業的心理壓力。
(二)民辦高職院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重視不足
經調查研究,高職院校大學生對自主創業了解程度非常低,很大一部分人表示對船業信息一無所知。造成這一現象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民辦高職院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不夠重視,民辦高職院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不重視直接導致學生接觸自主創業的途徑減少,不具有自主創業實踐訓練的條件,創業教育課程開展淺薄,學生不能真正的學的創業知識與技能。直接影響了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創業技能知識的短缺。而且這種不重視也直接影響了創業教育的氛圍和創業活動的開展。學校領導的不重視使得創業教育不能很好地那潤教學計劃,授課老師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創業教育重要性的忽視,即使開展創業教育也得不到好的成效。
(三)學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
1.創業教育形式過于單一。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教學中還處于理論知識的傳送,通常以本校創業教育老師照本宣科直接灌輸理論知識,間或開展成功人士講座,大學生通常只是聽聽熱鬧,不能理會創業的技巧和奧妙。很多高職院校以依葫蘆畫瓢簡單復制他人實踐來開展創業實踐活動,走走過程,并不能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創業的魅力。
2.創業教育優質教材少。高職院校沒有自己的創業教育科研團隊,缺少對自己學院專業特點的認知,在選擇創業教育教材上一味引用國外的教材,理念雖然先進了但忽視了創業的實效性。中國的創業環境與案例有自身特色,國外的創業教育教材對高內創業環境不適用。創業教育科研的缺失是阻礙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創業教育實踐環節過于薄弱。民辦高職院校因教學手法陳舊、授課內容范圍狹窄、不具備學生創業實踐的條件而缺少創業實踐活動環節。這也從實質上制約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開展。
(四)教職工不具有創業教育資歷
創業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的高低是創業教育效果的關鍵。很多民辦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師資團隊在教師數量以及教學管理和師資綜合能力上都有欠缺。絕大多數的創業教育老師沒有創業的經歷缺乏創業經驗,對企業的抽檢與運營相關知識薄弱,他們大多數沒有接受創業教育專業培訓以至于授課時只能照本宣科,以至于不能勝任對大學生創業知識與技能的有效傳授。
三、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對策研究
(一)強化創業教育組織領導
強有力的創業教育組織領導機構的建立是做好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教育落實工作的保障。創業教育組織領導機構的組織、協調、指導工作才能將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引向一個新的臺階。強化創業教育組織領導機構的組間需要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與參與,參與創業教育工作的分配與管理,使得創業教育相關部門職能相互配合,工作協調進行,才能形成系統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
(二)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與環境
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活動的年開展需要結合社會企業等多方面行業協調合作。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氛圍來永葆大學生創業激情的迸發。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努力。
1.社會給予高職學生創業更多的支持與鼓勵。這種支持與鼓勵不僅是精神上的而且是物質上的,精神上的認同、情感上的陪同使大學生創業者創業精神的持久;物質資源上的支持是對大學生創業資金與資源匱乏的幫扶與支持。
2.在學校內形成良好的創業風氣。做好大學生創業的宣傳工作,在校園里營造“人人創業”的良好氛圍。積極開展和鼓勵高職學生進行科研創業項目的研究工作,組織專家團隊對可行性項目進行定向指導。
(三)構造科學的高職學生創業教育課程
1.加深對教學內容實效性、針對性的開發。杜絕“大班授課”“廣而宣之”的教學內容和形式。結合學生專業特點、自身興趣、所選創業行業特點等開展創業教育專業教學內容的開發,和針對性傳授。教學內容可選擇個例案例為創業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項目特點來教學不斷提高學生創業技能,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的實效性。
2.科學化教學手段。理論結合實踐時創業教育課程的主要特點,創業實踐經驗的積累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科學選擇化創業教育方式優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當今的信息資源,做好創業教育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充分利用。
3.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評價體系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考評,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中有效手段。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是創業教育工作真正落實的一種檢驗。
(四)搭建創業教育課程師資發展平臺
1.組織師資隊伍建設。創業教育教師隊伍的組建是確保創業教育工作進行的關鍵,創業教育教師是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的指導者和推動者。因此,加強師資隊伍組建首先要提高創業教育教師的理論教學水平。其次要不斷加強教師創業實踐能力。
2.搭建高職學生創業平臺。民辦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與社會各界力量的溝通聯系,在校園為學生搭建創業的平臺。學校建立學生創業的幫扶政策和鼓勵機制。為學生建立創業基地,為學生創業實踐提供條件。
四、結語
綜上所知,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現狀存在不重視、師資欠缺、渠道單一等問題。因我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民辦高職院校依然秉承著應試教育的理念,對創業教育還停留在理論知識的灌輸初級階段,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定位的不夠準確,教學課程、方式、內容的盲目不科學性都阻礙著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的開展,更新教學理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對實現大學生自我價值、職業人生規劃、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有著重要意義。跟新教育理念,開展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工作,完善學生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幫助學生開展創業活動,為高職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廣闊平臺。(作者單位為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