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作為我國稅制改革中的重要環節以及重點內容,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也要注意到,由于歷史、經濟、管理等多重因素的作用,“營改增” 也給部分企業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因此,企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其有利影響要充分應用,降低不利影響造成的損失, 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一、營改增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營改增”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稅收方式,能夠對我國稅收制度進行有效調整,以優化以往營業稅征收、單環征收方式。營改增的稅收形式變成了環環差額征收,以緩解對企業購進材料中不抵扣問題和重復征收的現象。營改增起到了結構性減稅的作用,大幅度減輕了企業稅收的負擔,實現利潤的增加,從而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營業稅納稅人變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對企業來說減少了企業稅負,企業會引進先進技術或者設備,從而助力于企業更好發展。
二、營改增助力企業的發展
(一)營改增影響企業總體的運行
營改增的方式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營改增從本質上有效消除了重復征稅的現象,有效降低企業在生產環節的稅負,同時有效降低物價,刺激消費需求。營改增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有效調整產業結構,從總體上降低企業稅收的負擔。營改增方式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均可以起到減稅作用。但是,對于個別行業的部分企業來說,營改增方式的實施不但沒有降低企業稅負反而增加了企業稅負,如物流企業。
(二)營改增方式影響企業經濟效益
任何一個企業要生存,就必須具有經濟效益,其最直觀的部分就是企業的利潤。利潤是任何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的目標,同時也是企業的最終勞動成果,利潤在企業財務經營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經濟效益的直接體現就是獲取利潤的總額,企業生產經營的總收入減去企業的總支出就構成了企業的利潤。營業稅改增值稅方案的推行對企業利潤核算產生重要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營業稅屬于價內稅范疇,增值稅屬于價外稅范圍。在實行營改增方式以后,企業的銷售收入確定過程中按照不包含增值稅的情況進行確認。如果沒有推行營改增,則要按照包含營業稅的情況進行確認,在數量上有一定的變化,存在差別。在這個條件下若企業產品定位尚未發生變化,營改增方式就可以使企業總體銷售收入呈下降趨勢,企業利潤減少。②對企業銷售稅金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從企業營業稅出發,以往繳稅方式是按照營業稅金以及附加形式實施計算,這種核算方式減少了企業的利潤總量。但從企業增值稅角度出發進行核算,就不能被看做成本的核算,對企業利潤不會產生影響。因此,推行營改增方式以后,稅收金額以及納稅業務會發生較大變化,這就對企業利潤造成了重大影響。③對流轉稅額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在實施營改增方式之后,從增值稅特性出發,納稅人可抵扣進項稅,一定程度降低了企業承擔的流轉稅負。
三、企業應對營改增方式措施
營業稅改增值稅需根據企業實際,結合行業特色,有效擴大稅收的抵扣范圍,企業需要對行業發展實施評估,能夠有效找出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以及相關抵扣項目。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制定相關的過渡政策,使有效減輕企業稅負得到保證。進行營改增之后,企業需要與稅務部門進行充分的溝通,為自已創造出良好的納稅環境。當前,多數企業繳納的營業稅通過地方稅務部門實現管理,增值稅則由地方國稅系統進行征收,做好稅務機關的有效溝通與聯系,以營造出良好的外部稅收環境打好基礎。加強對負責企業納稅環節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實現在企業中建立健全納稅保障體系,使得營改增在企業中能夠順利、有效的推行,這就要求從增值稅角度出發,需要保管好企業納稅憑證、納稅金額等。
四、結語
“營改增”稅改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我國稅制結構走向健全、完善的改革方式,對于我國企業做大做強以及走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改革初期可能會面臨很多問題,或者是由于不完善的政策制定,或者是企業長期發展形成的固有風格以及模式,不能很好地適應于新稅制。但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健全以及企業自身發展模式的調整,現階段的這些困難將會逐個擊破,以助力于企業的快速發展,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作者單位為云南省昭通市財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