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稅收工作出現了新的變化,深入了解稅收工作出現的新常態,積極引導稅收工作的發展,不但是推動稅收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充分發揮稅收作用,更好為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重要環節。中共中央指出,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與管理,完善政府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上級機關對下級部門的領導與監督,形成完善的監督制度,從而形成有效的運行與監督體系,這也是我國政府審計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同時對其績效也有一定的影響。
一、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促使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我國行政管理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少缺陷。從每年出現的各大行政事件來看,貪污腐敗事件層出不窮,而國企作為代表國家行駛征稅權力的部門,其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內部控制審計作為國企的基礎工作,內部控制審計的科學性、準確性都會影響到對上級領導做出的決策的正確性有直接影響。內部控制審計對于國企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國企的可持續發展,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國企建設的可行性。內部控制審計不但關系著國企發展情況,也為進一步制定國企發展策略提供相關依據,同時也是提高國企發展水平、制定科學征稅方案的重要渠道。因此,做好國企內部控制審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積極引導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的有效開展,對于推動我國稅務事業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二、我國國企內部控制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內部控制審計的認識不足
在對我國新常態下國企內部控制審計在進行管理和分析時,發現由于國企領導對內部控制審計的認識不足,導致沒有注重引用新技術、新模式,且陳舊管理理念,許多地方仍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使得基層國企內部控制審計效率受到影響,也使得新時代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發展受到制約。部分領導將新時代管理重點放在加強工作績效和提高國企經濟效益中,沒有重視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的有效開展。有些領導缺乏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知識,且對國企內部控制審計不太了解,因此,無法參與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管理中,無法引起管理人員的重視,導致內部控制審計信息系統中存在信息存在缺失、過時等問題。部分管理者認為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的實質就是財務管理、會計審計,對其的認識不足。
(二)信息化水平低
在實際工作中,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由于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大且效率低。部分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受到自身專業水平的限制,尤其是計算機操作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較為顯著,仍舊采取傳統的管理模式,這導致我國與歐美國家之間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使得我國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無法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內部控制審計的信息化水平較低,許多部門仍采用紙質報告,容易導致信息丟失或缺失,在新常態下應該不斷提升審計的信息化水平,這是提升內部審計的客觀要求。
(三)政府審計下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效率不高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國企的規模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的任務,且由于管理中的任務繁多,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負荷。且由于我國管理團隊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的現象,許多人員都不是專業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人員,許多人還兼顧著其他工作,導致國企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無法有效開展。此外,在人員編制上,國企在編人員較少,無法滿足國企內部控制審計的需求,這也是導致我國政府審計中影響國企內部控制的關鍵性因素。
三、政府審計下國企內部控制措施分析
國企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方面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國企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則是隨著稅務改革的推動,稅務部門自身工作出現了變化,容易出現違法違規事件,需要通過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來實現。如何讓國企內部控制審計與稅收相結合,是各級國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文章討論的重點。
(一)提高對內部控制審計的認識
國企內部控制與國家利益有直接聯系,關系著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常態是指按規章辦事,因此要時刻警惕風險,將內部控制審計作為國企的常態工作,納入日常管理活動中。通過監督部門對國企內部控制的監督與管理,提高國企的風險意識,積極尋找工作中隱藏的風險。此外,還可以通過加強風險管理教育,來提升工作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通過以勤政廉潔為核心的作風教育,通過量化考核以及連帶責任制度為保障,在征稅過程中通過對各環節的排查,引導職工和干部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并認真做好內部控制制度。
(二)健全信息化內部控制機制
通過引入信息化系統,用信息的方式將權力行駛過程轉變為數字化信息,增強管理的嚴謹性,減少人為因素的干預。通過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實現事件審批為主的各種權力行使事件轉變為信息化管理,從而實現對國企各方面的實時監控與綜合分析,能夠有效整合行政、認識以及財務等部門資源,實現各部門信息的共享,有助于了解部門運行狀況。通過現有信息管理系統,了解各種事件的處理進度,同時能夠明確各種事件的處理順序、受理人、審核進度、批準人以及辦結者等方面的新,從而做到實時監控。對于存在疑點的事件,可以通過數據篩選,再與系統中的相關信息進行對比,提高對事件審核與分析的準確率。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能夠落實政務公開的要求,從而提高權力行使的透明度。通過建立政務公開平臺,將權力行使的主體、流程以及結果等內容向社會公開,從而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三)完善內部控制審計制度
積極探索稅務機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改變方向,明確各方面的法律職責與義務,并以切實行使稅法征收職責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以績效考核為主要觀察指標,探索稅收執法責任納入個人績效考核評價標準中,從而促使績效管理與稅收執法工作的統一,通過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國企應當對欠稅者進行個人檔案的建立,并建立數據庫,對每一個欠稅者的動態進行持續報道。內部審計部門除了要加強稅管部門的工作情況以及稅管人員的工作效率外,還應當抽查各地稅務檔案的保存情況,對管理不合格的人員進行批判和責任追究。在深化內部控制審計的公式,有效利用信息庫中的資料進行經濟責任追究工作,從而對偷稅漏稅企業進行整改,加強稅務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對執法過失進行批判教育、責令通報以及取消執法資格等處理,還可以給予獎金、提高工作福利的方法來鼓勵表現優秀的執法人員。
四、結語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稅收工作出現了新的變化,深入了解稅收工作出現的新常態,積極引導稅收工作的發展,不但是推動稅收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充分發揮稅收作用,更好為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重要環節。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與管理,完善政府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上級機關對下級部門的領導與監督,形成完善的監督制度,從而形成有效的運行與監督體系,這也是我國政府審計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同時對其績效也有一定的影響。國企作為政府重要的經濟執法部門,代表國家行駛征稅權力,但是在其行駛權力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并且這些風險僅憑自覺、教育來約束是無法全面控制的。因此,國企需要通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使國企在有效的監督機制下合理行駛自身的權力,從根源上杜絕貪污腐敗現象的出現。(作者單位為河南省國有資產控股運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