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融資是一項難度高、專業性強的融資行為,也是一種存在一定風險的新型大規模融資的方式。因為項目融資跨度大、涉及面廣,潛在風險也較多,所以國內風險管理研究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如成立項目監管平臺、建立合同為基礎的監管、引入第三方監管機構等。
引言
項目融資被視為工程項目的資金籌集,是融資市場上為大型項目進行籌資的一種行為,其主要適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建設規模較大并且具有長期穩定性收益的項目。項目融資作為一種復雜的資金籌措活動,對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的認知和解決尤為重要。然而,因為國內項目融資起步較晚,在實際運用中對風險的管控研究存在不足。本文將對項目融資中的風險及其解決對策進行研究。
一、 風險管理定義及種類
項目融資指對需求大規模資金的項目所進行的金融行為,以項目導向、有限追索和風險分擔的特征區別傳統融資方式。項目融資的風險管理是指對項目風險的量度、評估和應變策略,選擇最有效的方式,主動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處理風險,以最小成本爭取獲得最大安全保證的管理方法。
項目風險類別如下:
1.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是指受金融市場變化而對項目產生的不利影響,而這種變化通常是不可控制的,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利率上升會增加融資成本,直接或者間接影響項目的價值與收益;匯率波動對于社會資本的國外融資帶來難以預測風險,影響項目公司的債務結構;通貨膨脹會造成建設期內的原材料和人工費上漲。
2.政策風險
國家政策的各種變化、項目上級政府主管部門實施要求的變化、地方政府部門的規章制度變化,對項目的盈利能力造成不確定性。政府政策的科學性、連續性、公開性都決定著政策風險的大小。
3.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目前分為兩種類型:宏觀政治風險和微觀政治風險。宏觀政治風險對一國之內的所有企業都有潛在影響,如恐怖活動或軍事政變等。微觀政治風險僅對特定企業、產業或投資類型產生影響,如設立新的監管機構或對本國內的特殊企業征稅。另外,當地業務合作伙伴如果被政府發現有不當行為,也會對本企業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 、項目融資風險管理措施
為了減少和降低項目中的融資風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1.金融風險的管理措施
針對項目貸款的利率風險,需要優化利率結構,浮動利率與固定利率結合使用;尋求政府支持獲取低息貸款。針對匯率風險,融資方采用合理的外債幣種結構,合理配置并保持外幣的適當比例降低風險。針對通貨膨脹,在合同協議中規定價格調整條款,將通貨膨脹因素考慮在成本中控制成本。
2.政策風險的管理措施
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具體項目,項目實施方與政府或公共部門簽訂特許經營權協議從而明確項目的權責利,這是應對政策風險的首選方法和形式。合同協議中的條款約束,明確約定合作各方承擔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特別是對于政策變化導致的違約如何處理的問題,進一步的減少政策風險。同時,形成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良好的合作關系有利于項目進一步的開展與實施。
3.政治風險的管理措施
(1)加強對項目所在國的政治風險的評估,完善動態監測和預警系統。(2)采取靈活的國際投資策略,構筑項目風險管理的堅實基礎。(3)實行當地化策略,減少與項目所在國之間的矛盾和摩擦。
三、國內項目融資風險管理問題
1.法律制度需要完善
項目融資必須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作為基礎。目前,國內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因為沒有缺少權威的項目融資領域的基本法律規范,國內對融資項目的管理原則上使用國際通行的外資法律或法規,并且參照部分國際常用慣例。但是,因為項目融資本身的實施是非常復雜的過程,必須結合國內的基本情況和現實條件,且參與合作方眾多,涉及面較廣,現行法規和制度不能完全適用,這樣提高了項目融資的風險,增加了項目融資的成本。
2.金融市場開放不足
國內金融市場尚未完全開發,存在一些制度方面空白。新型金融工具的使用手段缺乏,這嚴重影響了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的手段和相應的實施效果。應當借鑒國外主流的金融管控手段,增強項目融資市場的活力,從而吸引更多的資本參與,解決國內項目融資管理的基本問題。
四、風險管理對策建議
1.成立項目監管平臺
隨著大型融資項目的不斷出現,國內可以成立一個專門管理融資項目的平臺機構,負責項目融資的前期規劃、中期建設、后期運營等過程統一的監管,并負責相關政策、規章的制定。同時項目合作一方也可對另一方行為進行有效約束,從而達到合作雙方相互監管的平等合作目的。
2.建立合同為基礎的監管
融資項目建立在以合同為基礎的監管模式上,將承諾機制、監管機制確立于合同中,將監管實施于合同簽訂、談判和實施的全過程,才能實現監管效率。同時,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完善社會監督機制,把聽證會作為各種監管的常用手段,以兼顧各合作方利益,降低項目融資風險。
3.引入第三方監管機構
第三方監管機構更加具有獨立性和專業性,所以能夠使項目融資活動更加的科學合理高效。委任第三方獨立機構對項目建設和運營情況進行監督,確保融資項目的建設以及運營效果,保障質量和效率。目前,可以聘請有經驗的機構作為第三方,提供監管和咨詢的服務,從而降低風險。(作者單位為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