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以來,中國移動各省市公司也將互聯網+納入KPI考核,但是基層企業常常感覺沒有方向、無從著手。筆者從戰略責任、根植內蒙、合作內容三個層面,闡述了對中國移動基層企業助力行業“互聯網+”的一些思考。
自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中國移動發布了《行業互聯網+2020行動計劃》,移動各省市公司也將互聯網+納入KPI考核,但是基層企業常常感覺沒有方向、無從著手。筆者從戰略責任、根植內蒙、合作內容三個層面,闡述了對中國移動基層企業助力行業“互聯網+”的一些思考。
一、概述:戰略責任
貫徹國家戰略、抓住歷史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我們要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抓好農牧業和牧區工作、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搞好教育實踐活動,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蒙古的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強調的”四個著力”重點任務,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密切聯系實際,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做出貢獻。
1.戰略責任: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2014年8月21日,習近平主席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特別強調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同蒙方的草原之路倡議相契合?!耙粠б宦贰睉鹇詫嵤┐龠M內蒙古產業轉型升級。
2.戰略責任:國務院互聯網+戰略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
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未來三年以及十年的發展目標,提出包括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等在內的11項重點行動,并就進行保障支撐進行了部署。
3.戰略責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互聯網+”戰略
目標與任務:5個自治區級互聯網經濟集中區;10個電子商務集聚區;10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5800億電子商務交易額;500億互聯網服務收入。
聚焦重點:工業、農牧業、商貿、金融、政務、文化、民生、生態、服務業。
4.戰略責任:基礎電信運營商的任務
國家戰略要求:
夯實網絡基礎:網絡智能管道,云管端。
強化應用基礎:無線傳感網、行業云及大數據平臺等。
保障安全基礎: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安全,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
完善信用支撐體系:信用記錄、實名登記、違法失信行為等信息資源,社會征信體系。
加快制定融合標準:智慧城市、智能電網等領域融合技術標準。
深度融合,聚焦重點領域,投身重點行動
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益民服務。
二、植根內蒙
1.植根內蒙:促進發展
(1)促進經濟發展
扎實推進內蒙古建設,積極引入集團公司資金。
2014年投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超10億元。
(2)服務更多用戶
截止目前,服務全區客戶2000萬戶。每6個內蒙古人就有5個是移動用戶。
2.植根內蒙:做好品牌
在自治區黨委和自治區政府正確領導和關懷下,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堅持改革創新,以客戶為中心,開展創新管理,堅持科學發展,近年來獲得社會各界的肯定。
3.植根內蒙:貢獻能力
網絡基礎:
網絡接入支撐能力,家庭寬帶、集團專線
無線網絡能力,2/3/4G基站5.81萬,WLAN
應用基礎
數據中心服務能力:和林中心5.2萬機架容量,移動云、私有云;
互聯互通物聯能力,物聯網專網;
信息化業務能力;
支付能力;
位置能力。
安全基礎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騷擾電話、垃圾短信治理,IDC/ISP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控。
創新能力
創業創新支撐能力,云平臺,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MM。
數據資源
運營商特色的大數據能力。
4.植根內蒙:做行業“互聯網+”助力者
營造行業新業態,深入行業、強強聯合:互聯網+政務、教育、旅游、交通、環保、醫療、農牧業、金融、商貿、工業。
三、合作內容
1.貫徹國家“互聯網+”戰略,完善通信基礎設施
(1)“互聯網+”寬帶中國
貫徹“寬帶中國” 國家戰略,提升通信基礎設施能力,雙方共同推動包括4G移動通信網絡、光網城市和寬帶鄉村在內的國內領先、容量更大、速率更高、更加智能的互聯網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2)“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
合力推動云計算、大數據在本地的應用與服務,加速數據中心、區域產業園區等基礎能力建設,構建信息服務的基礎能力、運營能力和服務能力。
(3)“互聯網+”物聯網
推動物聯網技術的創新應用,共同推進物聯網應用開發,應用物聯網專網,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提高城鄉現代化水平 。
目前,在我市物聯網主要應用:電力行業智能遠程抄表、交通物流行業的車輛監控調度、金融保險行業的銀行POS機及設備管理。下一步積極拓展行業應用:氣象數據采集、環保監測、森林防火預警監控、能源安全管理等應用。
2.聚焦益民服務,促進信息惠民利民
(1)“互聯網+”便民服務
加快基層末稍網絡建設,加大便民服務資源整合,實現基層黨務、政務管理及便民服務高效便捷。推動“萬村千鄉”工程繼續有效實施,加快農村牧區商品流通網絡建設。
12349熱線及便民為老服務平臺應用。目前,呼倫貝爾市已有海拉爾、滿洲里、扎蘭屯、牙克石、鄂溫克、扎賚諾爾6個旗市區開通便民為老服務平臺12349服務熱線。2016年,將繼續與民政部門合作,推進其他旗市便民為老服務平臺12349服務熱線開通及使用。
(2)“互聯網+”電子政務
拓展電子政務外網覆蓋的廣度和深度,依托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網絡資源優勢,推動3/4G工作手機、政務本與各項政務工作的融合發展。提供“一起”、云視頻會議、會議助理、移動辦公、無線對講、安全定位等各項服務。
以政務信息公開、政務為民服務為切入點,大力實施民生信息化工程,拓展政務微信公眾號、短信、彩信、微博等新型政民互動溝通平臺,推進信息化系統在各級政府的應用,提升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綜合監管等方面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3)“互聯網+”智慧城市
積極支持推進城市網格化管理網絡支撐系統平臺建設,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3.聚焦社會民生,帶動智慧升級和產業轉型
(1)“互聯網+”教育
依托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與自治區教育廳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圍繞教育“三通兩平臺”建設,全力推進和教育云平臺、遠程教育、智慧校園、平安校園、和校園應用普及,提高使用水平。共同推進“互聯網+教育”白皮書發布,舉辦“互聯網+教育”論壇,啟動“互聯網+教育”共未來計劃,關注教育、重視教育。
(2)“互聯網+”醫療
以“和健康”醫療云平臺為基礎,通過區域醫療、區域健康、大數據分析為政府提供管理與決策支撐。通過遠程醫療、 4G工作站、電子巡房、 移動醫療,為醫院提供綜合信息化方案。通過慢病管理、健康管理、運動健康、 尋醫問藥,為個人 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
(3)“互聯網+”旅游
充分發揮運營商數據優勢,多角度挖掘客流屬性,打造“智慧旅游”。
(4)“互聯網+”交通
基于云計算、物聯網等核心技術,打造本地道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整合物流信息資源,提高貨運效率,推進行業節能減排,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開展交通便民惠工程,為市民提供實時路況、便民服務、目的地觀測等服務。
利用“移動大數據”進行路況、事件分析,為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提供精準的趨勢分析、趨勢預測服務。
(5)“互聯網+”農牧業
依托12582農信通平臺、政務易、設施農業平臺,推進農牧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依托移動網絡深度覆蓋,助力智慧農牧業。
四、結論
“互聯網+”是國家戰略。中國移動致力于做行業“互聯網+”助力者。作為移動基層企業,應從四個層面展開行動:一、鍛造精品信息基礎設施,涵蓋了通信、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四大新型信息技術領域;二、提供一流綜合服務,包括通信保障服務、ICT集成服務及渠道與客戶服務等;三、積極探索模式和機制創新,在產品商務模式后向化、合作平臺開放化、組織架構專業化等方面發力;四、攜手共創行業共贏生態,深入行業內部,積極與行業強者合作。(作者單位為扎賚諾爾移動通信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