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時光荏苒,四季輪回,2017年高考我校畫上一個完美句號,我們又要為2018年的高考備戰。鑒以往以知今,縱觀近五年全國高考試卷,鑒賞題設題數目以2個小題為主,賦分基本保持穩定,分值在11分左右,題型設置以問答為主。其中表達技巧又屬于高考常考點,屬于平時教學的重難點,所以對近五年詩詞命題特點的表達技巧進行綜合歸納,對于預測2018年高考命題趨勢,把握出題規律,科學合理地指導考生應對這類試題應該是不無裨益的。
【關鍵詞】高考詩詞;表達技巧;命題特點;備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近五年考點分析
近五年全國卷高考詩歌鑒賞涉及表達技巧考點的相關內容(如表):
從涉及的考點看,近幾年都直接或者間接考查表達技巧。直接考查的有:
例1:《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各自描寫塞外美景的交代有什么不同?
2016年高考全國2卷唐詩: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①(節選)
杜甫
先帝天馬玉花驄②,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③,迥立閭闔生長風④。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⑤,一洗萬古凡馬空。
[注]①曹將軍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左武衛將軍。②玉花驄:唐玄宗御馬名。③赤墀(ch!):宮殿前的紅色臺階。④閭闔:傳說中的天門,這里指宮門。⑤斯須:一會兒。
例2:詩人用了哪些鋪墊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請簡要分析。
2012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宋詞:
思遠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例3:這首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
2013年全國1卷宋詞:
鵲橋仙
陸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①?酒徒一半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斷蘋洲煙雨②。鏡湖③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注]①這三句是追憶當年軍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種棋戲。 ②占斷:占盡。蘋洲煙雨:指長滿蘋草、煙雨空濛的風光。 ③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唐天寶初,賀知章請求回家鄉會稽當道士,玄宗詔賜他鏡湖一角。
二、通過上面幾首詩詞的考查點,可以分析總結出詩歌鑒賞考查的方向和重點
(一)著重突出對詩句理解等內容方面的考查,手法仍為重點
高考對詩詞鑒賞的總體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語言和表達技巧、鑒賞文學作品形象等。根據考綱的規定,近五年對表達技巧考點都進行了考查。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2.表現手法(藝術手法)。(1)抒情方式:間接抒情(借古諷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描寫手法:動靜關系、虛實關系、遠近上下關系,象征、抑揚、白描、工筆、烘托/渲染、襯托/對比/烘托、白描/工筆、對比、烘托、渲染、襯托、聯想與想象,樂景、哀情、哀景、樂情之間的關系。
3.修辭手法:用典、擬人、雙關、對比、借代、襯托、夸張、排比、反問、設問、反復、比喻、反語等。
4.結構形式: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渾然天成、畫龍點睛等。
(二)提問方式
一種: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變式問]
另一種: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寫作手法?[常式問]
或: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
(三)解答鑒賞表達技巧類題目可采用下面的步驟
步驟一:如何運用結合詩句闡釋來表達情感;
步驟二:簡析表達方式對表情達意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步驟三:指出詩歌抒情、議論、描寫、記敘手法的基本特點。
三、高考詩歌鑒賞備考策略
(一)整體把握,讀詩基本讀懂,合理分配時間
鑒詩,第一點要懂詩,要快速清楚詩歌寫的是什么,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詩句的意思是什么。第二點是對全文整體的把握,即便是切口很小的某一聯的題目、某一句,也會讓你聯系全詩。因此,鑒賞詩歌,力求整體把握全詩的情感和內容,切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二)強化訓練學習,抓牢考點,讓復習有的放矢
學習的重點一是要放在書面表達上;二是最重要的,要放在表達技巧上,這是高考必考的考點;三是閱卷老師往往比較喜歡邏輯嚴密、表述嚴密、卷面清爽、條理清晰的答卷;四是書面表達要做到程式術語化、要點程式化、答案要點化。
以上從詩歌考點分析、考查方向和重點以及備考策略等方面對近五年的詩詞表達技巧做了簡要探析。只要認真分析并尋找規律,做好備考工作,無疑會對詩詞鑒賞中表達技巧的教學和備考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文光.詩歌常見表達技巧分類解讀[J].中學生閱讀,2011 (11).
[2] 高英娟,郭曉彥.詩歌鑒賞指導—有關表達技巧的分析與訓練[J]..閱讀與作文(高中版),2010(9).
[3] 蔡馭霞.詩歌表達技巧分析[J].師道·教研,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