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育應從少年兒童抓起,德育教育中的法治教育在小學階段的開展應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石。《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課堂教學,可以借鑒語文課堂教學中將人文性及工具性的有效融合,引用中國夢“夢娃”的形象,歸類二十條規范內容,并加以提煉,配上拍打節奏,從而在根本上夯實小學生對規范的認知。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國夢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設計理念
小學生法治教育應以最基本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切口開展。中國夢夢娃的形象深入人心,小學生對此尤為關注及喜愛。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再提煉出簡短凝練的“三字歌”,使稍顯枯燥乏味的規范條文變得形象生動,從真正意義上落實針對小學生法治方面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
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從落實其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掌握著手,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順、流利并帶有自己的理解朗讀已歸類的20條行為規范。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行為規范要求的理解并逐步完善自身。
3.運用音樂上的節奏打拍子及各種游戲形式輔助學生記憶這20條規范濃縮成的三字歌(即“中國夢”七組關鍵詞:國是家 善作魂 勤為本 儉養德 誠立身 孝當先 和為貴),并嘗試運用于實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行為規范要求的理解。
教學難點:運用輔助形式將濃縮的規范三字歌熟記并運用于日常學習生活中以完善自身。
四、教學準備
準備三年級下冊的語文書、電教設備,將學生分成七個小組并每小組設一位小組長,打印已劃分好的七組20條規范,確保人手一份。(組別間內容不同)
五、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還記得我們上學期學過的一篇名為《爭吵》的課文嗎?哪位同學根據自己的記憶將這篇課文簡單地復述給大家聽?
2.我們對《爭吵》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已經清楚了,它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事例。接下來,我們5ad3dd065b1c5c15f3f90cb4805c8626不妨再來好好品讀文中爸爸教育“我”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課件出示)
3.《爭吵》這篇課文提醒大家要做到—友好相處。這四個字恰好出現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其中一條,比比誰的眼睛最亮,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課件出示:第4條、第5條具體內容略,同下文)
(二)研讀規范
1.《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不光要求我們與同學間友好相處,還提出了更多的規范!接下來,讓我們靜下心來,走進它,讀準 它,讀懂它,讀通它,最終做到遵守它!(課件出示:第一類:第1、14條;第二類:第18、19、20條;第三類:第7、9、11、12、13、16條;第四類:第8條;第五類:第6、10、15、17條;第六類:第2、3條;第七類:第4、5條)
2.《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總共有20條,可在剛才的課件中卻并不是按照順序排列的,并且還將這20條分成了七大類,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師先在這里賣個關子。首先我們以組間合作的方式將這以七大類劃分的20條規范讀下來,安排如下:第一小組讀第一類,第二小組讀第二類,依此類推。
3.請原本就負責讀這一條組別中的同學將隨機抽取的規范條文通順地讀下來。
4.這20條規范其實通俗易懂,以我們現在的語文水準理解它應該不在話下,你能挑選原先就負責朗讀這一類中的一兩條并結合你自身或身邊的事例來說說對它的理解嗎?接下來,我們就以剛才的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可以任意選擇其中的一到兩條展開討論!
5.哪個小組來匯報討論結果?(師相機總結,強調違反規范的嚴重后果,可適時穿插案例進行說明,案例可見下文)
預設一:
生:比如升國旗時,規范里要求我們做到肅立、脫帽、行注目禮或隊禮,可是我發現,有時候有些同學并沒有站得很直,甚至有些人還會交頭接耳。
師:嗯,那么你自己有沒有在這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時候?哈哈,看你撓撓頭,老師明白了,相信你和其他同學以后肯定能做到規范的第一條了!請帶著你自己的理解響亮地讀好這一條吧!
預設二:
生:規范第8條說要愛惜糧食,可是我們在校吃午飯時,好些同學不但挑食,而且經常會將大部分的飯菜倒掉,實在太浪費了!
師:是呀,粒粒皆辛苦!希望大家都能愛惜糧食,將飯菜吃完,這樣不光遵守了規范,而且對我們的身體也很有益處哦,何樂而不為呢?請讀出你以后會愛惜糧食的決心!
預設三:
生:規范第9條說我們能做的事情盡量要自己做,還可以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是我自己還屬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人呢,就更別提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了。
師:能及時地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很難能可貴啊!那么就從當下做起來吧,相信你會成為一個自理能力超強的孩子,也會成為父母的好幫手的,加油!請讀出未來的你!
預設四:
生:規范的每一條,我感覺自己做得都不夠好!比如上課愛當收音機,有時候家庭作業字跡比較潦草,做操時動作不規范……
師:你是個勇敢的孩子,敢于承認自己這么多的錯誤,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想這三條對于絕大多數同學都特別有警醒的作用,那么就請全班同學挺直背,響響亮亮地讀出并努力做到吧!
預設五:
生:規范中的第17條,讓我回憶起了上個學期我們班的鐘某某同學就是因為橫穿馬路沒有做到左右觀察,被從他側面駛來的小貨車撞倒在地上,幸虧只是手上的骨頭有斷裂,沒有造成生命危險。
師:是的,鐘某某被撞的視頻老師親眼查看過,場面實在讓人膽戰心驚!這是血的教訓,是身邊鮮活的例子,請大家一定要引以為戒!
預設六:
生:規范的最后一條讓我聯想到現在的很多同學一回到家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電腦,把作業和學習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師追問:那你能說說這樣的行為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嗎?
師總結:是呀,同學們,為了你的眼睛,為了你的身體,為了你的心靈,請遠離電子產品吧!當然,電子產品很多時候可以輔助我們的學習,這一點上請同學們自己好好把握尺度!
6.大家從規范出發,結合自身實際,會發現很多問題,甚至有些問題嚴重到觸犯法律的程度!不信,你看!請邊默讀邊思考你有什么想說的。(課件出示案例:徐某、宋某、王某均系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王某隨即轉身將書向徐某扔去,恰巧打在宋某的右眼上,造成宋某眼睛嚴重受損……遂判令王某負賠償責任的70%,徐某負責賠償責任的30%。王某、徐某負擔的賠償費用,均由他們的父母負責支付。)
預設:
生1:這件事性質太惡劣了!比《爭吵》中發生的嚴重多了!
生2:對呀,自己犯錯,最終還要讓父母埋單,真不孝!
(三)記憶規范
1.希望大家能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用規范來端正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遵紀守法,這樣我們這節學習規范的課才真正有意義!可是想要好好規范自己行為的話,我們必先將這二十條內容爛熟于心才行,這長長的20條規范如果真要記起來還是有點困難的!別急,瞧!(課件出示:升國旗 要敬禮……有教養 益終生)
2.如果這硬邦邦的規范轉身變成了朗朗上口的三字歌的話,咱們記起來就方便多了!可也許你會說雖然是三字歌了,但是內容還是太多了,好犯愁!沒關系,老師再幫同學們把這三字歌濃縮再濃縮(課件出示:國是家 善作魂 勤為本 儉養德 誠立身 孝當先 和為貴)這下,明白老師為什么剛開始就為大家劃分好20條規范了吧?是的,他們是一一對應的!同學們,伸出你的雙手,讓我們邊拍手打節奏,邊自由地將這短短的三字歌讀下來吧!
3.哪個同學將自己的朗讀節奏配上這三字歌讀給大家聽聽?(課件出示:××× ×××或××× ×××)
4.三字歌不光節奏上有這兩種可以變通,方式上我們除了可以自己拍手,還可以拍桌子,甚至還可以同學間互相拍手玩游戲呢!老師來簡單示范后就請大家趕緊試試吧!
5.相信大家很喜歡這樣的學習形式,那么接下來你會填了嗎?
第一關:國是( ) ( )作魂 勤為( ) 儉養( ) 誠立( ) ( )當先 ( )為貴
第二關:( )是家 ( )作( ) ( )為( ) ( )養德 ( )立身 ( )當( ) ( )為( )
6.學到這里你會發現,其實這七組三字歌是公益廣告詞對嗎?還記得這廣告中向大家娓娓道出“中國夢”的那女孩叫什么名字嗎?是的,她就是“夢娃”!原來呀,“夢娃”所說的內容正是我們《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我們做到的呀!那么,大家想不想成為那廣告中的“夢娃”?只要你們熟記夢娃說的—生齊答:國是家 善作魂 勤為本 儉養德 誠立身 孝當先 和為貴,你就是下一個行為規范好“夢娃”!
六、課堂練習設計
第一關:國是( ) ( )作魂 勤為( ) 儉養( ) 誠立( ) ( )當先 ( )為貴
第二關:( )是家 ( )作( ) ( )為( ) ( )養德 ( )立身 ( )當( ) ( )為( )
七、課后作業布置:
鼓勵用多種游戲形式如拍手游戲熟記濃縮后的三字歌并努力遵守三字歌內容。
八、板書設計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友好相處
理解
三字歌 ××× ××× 或 ××× ×××
九、教學反思
作為語文教師兼班主任,我一直都很重視學生的行為規范,也有著對學生行為規范如何養成的一些個人見解和看法。此次教學案例,我將規范內容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兼具人文性和實用性。同時采用“中國夢”七組關鍵詞來劃分歸類這20條規范,方便了學生去記憶規范,實際上記住“國是家 善作魂 勤為本 儉養德 誠立身 孝當先 和為貴”,就相當于記住了20條規范。但是我在歸類20條規范時,發現有些規范內容歸類起來比較有難度,因此在征求了各方意見后整理出了目前的歸類方法,但還是存在一些爭議。整個教學過程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比較流暢緊湊、一氣呵成的,學生的配合度也很高,學習效果比較理想。但我個人希望預設,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時,也能夠想到用學到的課文中的片段結合規范內容談理解,這樣可能跟我一開始的導入就有所呼應了,但這可能對學生來說比較難了,畢竟我們老師如果要在腦海中搜索的話,一時還真找不好哪篇比較合適。像這樣的教學嘗試,我會繼續去做。相信對學生、對老師、對學校、對家長,甚至對社會都會起到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哪怕是極微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