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的語文課堂離不開學生的全身心參與,唯有學生真正投身課堂,放飛自己的思維,他們在語文課堂中才會不斷收獲精彩。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筆者以為,教師要真正凸顯“讓”字,從而還課堂于學生,使得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語文;“讓”;精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終身發展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也是教師始終遵循的準則。透析該要求不難發現,生本主義教育觀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該注重從兒童立場出發,給學生更多的表達話語權和學習支配權,讓學生能夠在精彩的語文世界里盡情玩耍和快樂學習。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和時間,幫助學生在語文探知的過程中發現更多有趣內容,碰撞出更為耀眼的思維火花,必然會出現異彩紛呈的喜人景象。
一、讓學生預學找疑,發現問題
課堂是問題的集散地和互動的大賣場。只有讓學生有了一定的問題,才能開啟探知求解的序幕,才能真正讓學生有所收獲和積累。注重在指導預學中給學生更多的自我搜集材料機會,能使得他們在不斷修正自我和查找問題中發現更多精彩。
讓學生多預學,帶著問題奔進課堂,定會有“蓄勢待發”的好奇感。如在《第一次抱母親》教學中,圍繞“抱”字,我要求學生先自我閱讀構思:作者為什么抱母親?給他們起好頭,讓他們能夠以此為契機探尋其中更為豐富的表達話題內容。結合學生的閱讀理解,我請學生說出自己在預讀中的問題,有的同學提出了“母親為什么會那么輕?”有的同學則提出了“我抱母親和以前母親抱我會有什么樣的不同?”有的同學提出了“作者為什么想起來要抱母親?”等等。這些問題,不僅能展現學生的閱讀思考認知過程,更能夠體現他們在深度預學過程中找到了不一樣的深度體驗,使得他們在整體閱讀感知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感悟思維。
走出依賴教師講解的“雷池”,需要教師給學生更多充分研讀和探析的機會,鼓勵他們多提出自己的疑問。多支持學生發現問題,讓找問題真正成為語文課堂上一道不可缺少的亮麗“風景線”。關注學生的不同疑問,多邀請其他同學一起幫忙破解疑問,幫助學生在集思廣益中有所得。
二、讓學生自主探知,破解疑惑
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也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勇于創新的重要載體。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給他們主動探索和破解疑問的時空,定能使他們在不斷探知中獲得深度體驗。圍繞自主探知,多指導學生大膽嘗試,定會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鼓勵自主探知,能使得課堂別樣不同。如在《二泉映月》中,不妨放手讓學生聆聽“二泉映月”,建議學生用心品味其中的“世態炎涼”,給他們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讓他們能夠有更多自我揣摩的機會。通過聆聽,學生的意見更有不同:有的同學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一位街頭賣藝的盲人,正專心致志地拉著二胡,而旁邊的聽眾有的抹著眼淚,似乎受到震撼和感染……有的則聽到了阿炳不畏艱難的吶喊,認為他在認真地演奏著自己的傾訴,可謂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的聽出了一種委婉凄涼,特別是對命運不公的一種傾訴,感受到了其內心的強大,可謂是“命運交響曲”……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則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語篇,要求他們畫出能證明自己觀點的語句,幫助他們獲得更多支持。同時,引導他們運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主動探討,形成豐富感知。
給學生自主探知的機會,幫助他們理出問題,更利于他們主動接受問題。突出自主探知,多引導學生認真合作探究,引導他們在各抒己見中表達觀點,利于他們博采眾長。多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交流學習環境,引導他們在深入探知的過程中找到共鳴點,定能使語文課堂更加嫵媚動人。
三、讓學生激情展露,激活自信
讓學生為自己代言,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們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激情展示的過程就是認知感悟和實踐體驗不斷深化的過程,就是其展示自信的過程。讓學生有更多足夠的舞臺,幫助他們從被動聽講者轉變為主動展示者,定能使他們收獲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讓學生盡情展示自我,能有效激活其內生動力。如在《鄭和遠航》教學中,我就建議學生運用課文情景劇的形式再現語篇內容,鼓勵他們就各自的閱讀理解提出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的豐富想象力能融入情景模擬表演中。很多同學以小組為單位,扮演了鄭和、隨從以及群眾等不同的角色,通過現場解說和口技模擬等方式來展現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壯舉,體現當時的情境。很多同學通過自帶道具,圍繞語篇閱讀素材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讓自己的整體感知能真正融入其中。這些情景模擬,不僅能增強學生主動探讀的激情和興趣,更能使學生在深入交流中獲得不一樣的感知。
讓學生激情展露,能使他們在不斷表達自我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思維靈感,給他們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多運用形成激勵評價,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和進步,幫助他們在深入互動過程中強化感知,形成主動探知的好奇心和自信力。
綜前所述,基于學生語文學習認知發展需要基礎上的“讓”學,真正將學生由臺下推向臺上,由被動應付的學習參與者向主動探知的實踐者轉變,而這一切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需要讓他們在主動探知的過程中深化理解感知。讓學,不僅需要教師轉變角色定位,更需要教師真正走下講臺,聆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給他們更多的自我展示和鍛煉發展機會,讓語文課堂熠熠生輝,備受學生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