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典文學作品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藝術瑰寶,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遺產,是我們透視華夏文明的重要視角,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和生活中的哲思對當下仍具有不容忽視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文學名著;影視改編;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如何通過影視改編帶動學生對于名著的深度閱讀,傳承中國文化,促進中國古典名著改編電視劇的影視劇發展,將是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需要持久思考解決的。古典文學名著改編和教學要從學生主體本身出發,從教師、學校、社會等多個主體來設計方案,促進名著影視與語文教學的關系更加密切。
一、社會角度
(一)忠實原著程度的控制
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司長李京盛在2011年電視劇導演委員會年會中發言表示,現在穿越劇對歷史文化不尊重,這種創作主張不足以提倡。另外,在短期之內,總局不會再審核批準四大名著的拍攝。
老版的四大名著等古典文學影視作品,由于拍攝年代久遠,已經不符合當下的視覺審美了,因而翻拍還是有其合理性的,否則后輩們將無法領略到古典文學的魅力。這里小組成員提出要借鑒英國BBC廣播公司,翻新拍攝一組經典文學影視作品。可以由央視組織拍攝新版的名著影視作品,這樣既能保證翻拍對原著的忠實程度,又能延續古典文學影視作品的生命力,也是對古典文學的有效而廣泛的傳承。同時廣電總局也可以適時地制定名著翻拍審核標準,比如改編劇本必須70%忠實原著,這樣既保證了原著的基本風貌,也給翻拍加入現代元素更大的空間。
(二)影視分級亟待解決
在我們進行的問卷調查中,學生支持并鼓勵古典文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分級的做法,有28%表現出期待,有49%表現出接受,反對者占16%,無所謂者為7%。可見古典文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分級做法還是值得考慮的。
我們建議參考別的國家有關電視劇的分級制度,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符合我國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專門適用于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影視劇改編分級制度。
幼兒期及以前該層級內包含適合從出生到7周歲以前的所有年齡層:
該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尚不成熟,游戲是這個年齡層級的主要活動。因而該階段的任務應是培養名著意識,以文學的熏陶為主,為今后的中小學語文教學打下基礎。因此,建議名著改編影視劇應以趣味性為主要特點,注重挖掘名著內在的故事性、趣味性,而以主要情節輸出為次要。以名著為題材,以卡通為載體的名著改編應劃入此層級。
童年期:該層級內包含7—13周歲的所有年齡層,屬于小學階段。此階段的所有對象已開始系統科學的語文教學,因而此階段的任務應該在原來了解名著大概面貌的基礎上,轉入細致生動的情節、人物教學,應在教師指導下,對名著開始初步系統的仔細研讀。而此階段的名著改編,也應該注重情節性的加強,注重尊重原著,讓學生能在影視劇中直觀感受到書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所刻寫的細膩情節,從而成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以真實還原原著情節的影視劇應劃入此層級。
少年期及以后:該層級內包含13周歲以后的所有年齡層,屬于中學教育階段。此時的影視劇電影改編應格外注重深度挖掘,注重人物形象、主題意蘊的多維擴散,因而這一階段的影視劇作品應該是內容與思想俱佳的作品,這是對影視劇改編者的極高要求。
此分級制度符合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以心理學上對于個體發展規律的劃分為依托,制定符合各層級對象需要的影視劇分類體系,是科學合理的?,F階段的名著改編影視劇良莠不齊、亂象迭出,缺乏統一的規范和制度,從而導致“改編亂、亂改編”之風盛行。此分級制度的推出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編名著改編亂象,規范名著改編影視劇市場。名著教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科學合理有效的影視劇改編將是促進語文教學的有效手段,能夠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形象,加深對名著的理解,深刻體味百年名著的魅力,更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二、學校角度
(一)校本課程開發
在我們的調查中,學生希望開展古典文學名著相關的特色校本課程,大部分同學都對此表現出了接納的態度,其中還有24%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可見名著相關的校本課程值得引入學校教學中,新的課程形式是學生愿意看到的。
校本課程是學校因地制宜為學生打造特色課堂的重要途徑,也是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名著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所在,開發出名著閱讀的校本課程有利于學生提升經典名著閱讀分析能力和語文素養。
(二)話劇進校園
觀看話劇是較為高端的藝術欣賞活動,因而常常將普通學生擋在門外,但學生這一塊卻是話劇潛在的巨大市場,可以推進話劇表演團體與廣大中小學的合作,這樣既有利于話劇開拓市場,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觀看中深刻體味古典名著的偉大魅力。
在問卷調查中,學生表現出了對于專業話劇演員、舞臺劇演員進校園演繹古典文學名著的歡迎,三成學生表示接受,不到二成學生反對,少數表示無所謂,足見豐富多彩的形式是學生愿意接受的。
(三)古典名著影視作品欣賞課程
話劇進校園之路將充滿困難,但值得一試。相對來說成本較小,而收效甚大的方法,應該是開設古典名著影視作品欣賞課程,這樣在課業繁重的中學,看影視作品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也幫助學生省去了挑選影視作品的時間,通過課程也能知曉影視作品中哪些地方與原著不同,避免學生對影視作品全聽全信,從而導致在具體的試題考核中出錯。
本次研究提出了處理好文本教學和影視作品欣賞之間關系的有效措施,并展望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次研究的目的不是更好地改編作品,也不是談影視作品的戲劇性和藝術性應該如何展現,而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名著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我們現在所做的還遠遠不夠,隨著今后教學工作的開展,將會更加深入探究,以提高學生的古典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