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的教育制度在與時俱進、深入改革,高中語文的教育改革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開展,以往的教育模式明顯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尤其不適用于對高中語文的教育,因此,求異思維應運而生。求異思維一方面是指開拓創新的思維,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思維獨創性的尊重。
【關鍵詞】語文教學;求異思維;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繁榮盛世,我們的生活與世界接軌。目前,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經難以應付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將求異思想整合到高中語文教學中來,將更加有利于提高高中語文的教育教學質量,學生不應該是工業時代的批量產品,他們應該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獨創性、自己的與眾不同、自己的奇思妙想。
一、高中語文中運用求異思維的必然性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的不斷深入改革,高中語文需要求異思維的支持,同時在高中語文教育階段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培養求異思想的思維方式,讓這種思想服務于教育,服務于學生,以至于將來走向社會,服務于國家。在高中階段培養求異思維,是我國教育改革深化過程中極具創造性和建設性的主張,同時也有助于發揮和向人們展現求異思維的成效。第一,教育改革要不斷深化,要做出與時代相適應的調整,就需要完善求異思維。第二,從我國高中生的學習特點來看,高中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學生需要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開拓進取,溫故知新,與此同時,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辨知能力以及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該階段學生能夠對事物進行一定的自我分析,同時也能夠組織相應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是十分必要的。第三,就我國高中教育階段的語文教材來說,其內容相對較為固定,在教材設置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倡導求異思維,學生能夠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于學生的思想交流是十分有益的,不僅如此,還能更好地呈現語文教學的顯著成效。
二、求異思維在實踐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就目前而言,求異思維在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運用,尤其是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操作環節。但到目前為止,求異思維在運用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的執教理念難以改變
長期以來,我國并沒有將求異思維作為教學的一種主流執教理念。與之相反,求同反而成了主導思想。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在不同程度上追求相同性,一篇閱讀理解,一段古文鑒賞,人人讀了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文為時用”又未嘗不可。縱覽中外古今,文體是作者抒發個人情感的一種途徑,流傳至今,雖世事變遷,但低吟淺誦之余,仍有神交古人的感覺,即人與人的交往自然也就應該因人而異,同一個古詞在不同的情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思。然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卻忽略了一詞多義。在教師引導下開展求同性的教育,束縛了學生思維的擴散,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弊大于利的。就目前而言,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并沒有打破求同的傳統教學模式,這使得求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多變的運用受到了極大限制。
(二)在實踐中運用求異思想的效果不突出
語言本身是一種應用學科,而語文更是對這一應用學科起到引導作用的學科,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把求異思維與教學內容、教學實踐、教學目的結合起來,而不應該讓求同思維成為主流。然而,目前語文教學的求異思維只停留在理論層次,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踐。比如在督導組督導檢查時,許多高中語文教師為了迎接檢查,備課內容十分豐富,講課時又能妙語連珠,整個教學過程也十分流暢。但就是這種課限制了求異思維的運用,沒有得到實踐的理論,效果可想而知。
三、優化求異思維運用的措施
目前,高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求異思維的開展并不十分理想,要切實落實求異思維在教學中的應用,就必須有針對性地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方面不斷進行完善。
從教學設計來說。要想體現出教育設計的科學性,這就要求把求異思維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在教學實踐中體現出來,在實踐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和引導學生求異思維的培養和發展。在引導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研組的領導要切實起到監督和模范作用,同時校方和有關教育監督機構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獎懲制度,可以將求異思維的教學作為教師職稱評估的一項內容,這樣可以讓教育工作者切實重視求異思維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應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水平要想得到進一步提升,就必然要貫徹執行求異思維,讓求異思維扎根于高中語文教學,同時進一步探索更為科學的教育教學方式,使求異思維與高中語文教學更好結合。
參考文獻
[1]袁家強.論求異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運用[J].河南大學,2013(5).
[2]李衛江.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創新教育[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