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習作對于廣大小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但是在現代語文教學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學生不愿意寫作文,或者說寫不出好作文,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積累、表達、評價這習作的“三部曲”。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積累、表達、評價這“三部曲”,由此才能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筆者從小學習作的實際出發,通過探討小學習作“三部曲”應當如何進行,進而為小學習作水平的不斷提高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成績。
一、積累——小學習作一步走
唱響小學習作三部曲,第一部是積累。積累在習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一個學生沒有在平時的生活中積累足夠的素材,那么顯而易見就寫不出非常好的文章。所以,作為老師而言,要想鍛煉出學生出色的習作水平,就一定要提醒學生注重在生活中積累。小學生的心智發展還不是很健全,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心,但是同樣也缺乏相應的自制力。所以,老師在構建有利于學生積累的生活環境的時,就一定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在構建環境過程中應當注意環境的多樣化,注重色彩的搭配,等等。
舉例而言,在教室里面可以采用黑板報等形式來開展更具有生活化的活動,比如舉辦一起動手、一張笑臉等活動來創設生活化的環境。在這些活動中,可以讓孩子們貼上自己的照片,擺上自己的手工品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教室放上一些小植物,鼓勵孩子們去觀察這些植物,觀察他們開花、落葉,通過這些生活化環境的構建,可以為學生在生活中積累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另外,老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當和學生處于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說當學生寫《我的老師》這一篇作文時,就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對老師的看法,以及對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唯有如此,才能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積累的生活環境。
二、表達——小學習作二步走
除了要提醒學生注重在生活中進行積累以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做到的一點就是要教給學生正確的表達方法。首先,應當讓學生學習范文,通過對范文的學習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習作的要領;其次,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教授具體的技法,比如可以教授如何寫人、如何寫事,指導學生在敘事過程中把握邏輯,在描述景色時應當有空間概念等具體的技法,通過這些具體技法的教授,讓學生提高表達能力;最后,老師應當合理引導,有時學生寫不出來作文,并不是因為積累的不夠或者寫作的技法不夠,而是因為思路的堵塞,這時老師就要在一旁起到一個啟發的作用,通過老師的啟發,讓學生茅塞頓開,從而行云流水一般寫出好文章。
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練習。老師可以讓學生寫日記或者周記的形式來進行練習,從而提高表達能力,通過每天寫日記或者每周寫周記,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悟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提高表達能力。但是在開始時學生往往不知道寫什么,這就需要老師運用上述表達方法,讓學生學習范文,教授給學生具體的技法,然后再加以引導,相信學生假以時日一定可以寫成非常好的文章,從而使自己的表達能力迅速提高。
三、評價——小學習作三步走
唱響小學習作的三部曲,最后一部就是評價。評價在小學習作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發揮評價的作用,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從而有利于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老師在看完學生寫的作文后,可以通過書面的或者口頭的評價來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指點,在這樣的評價過程中,老師可以進一步清楚學生在習作中收獲了什么,還有那些不足。同時對于學生而言,通過老師及時評價,也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掌握了什么,沒有掌握什么,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舉例而言,在一次習作課堂中,讓學生圍繞太陽這個中心來進行習作練習,有一個學生寫的故事就深深地打動了筆者。她在作文中寫道:“星期三的傍晚,我坐著公交車回家,在路上,我看到太陽一直跟著車子在跑,汽車跑到哪,太陽就跟到哪。我下車了,但是我發現太陽還在。哦,原來太陽是跟著我在跑啊。”筆者在閱讀這一篇文章時感到學生充分發揮了想象力,體現了學生的童趣,不失為一篇優秀的看圖寫話的文章。老師在遇到這樣的好文章時就應當及時給予學生反饋,鼓勵學生,讓她知道自己這一篇作文好在哪里,然后在下一次習作訓練中進一步發揚光大,通過老師的及時反饋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習作練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對老師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就一定要做到在平時的習作練習中做一個有心人,通過和學生共同譜寫積累、表達、評價這習作的三部曲,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再加上老師的評價引導,三位一體,共同推動小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唯有這樣不斷加強互動,才能為學生進行下一階段的作文訓練打下非常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