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兒能夠堅守住屬于自我的那片土壤,才得以盡情地綻放;鳥兒能夠堅守于廣袤的蒼穹,才得以自由地翱翔;飛蛾堅守了“破繭成蝶”的信念,才得以展現那份美麗;種子堅守了“破土而出”的諾言,才得以詮釋什么是挺拔。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是不是也同樣需要一份堅守呢?
【關鍵詞】堅守; 教師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優秀的導師們告訴我,是的,我們需要堅守對教育的一份熱忱,無論何時,快樂教書,精心育人;好學的同伴們也告訴我,對的,我們需要堅守住屬于自己的那一片沃土,不斷滋養心靈,積極探索未知;名師的課堂也同樣給予了我太多的感受,他們以實際行動啟迪我,要堅守,不僅要堅守住語文這塊主陣地,也要堅守住自己平日里萌生的靈感,堅守住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堅守,屬于自我的那份笑容
影子培訓,我們和導師真可謂“如影隨形”,聽課—交 流—互動—反思,每一個環節都讓我們感慨良多。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導師們的精神面貌,他們既承擔著各自的教學任務,又承擔著指導的重任,我能深刻地體會到那份不易,可是在他們的身上我卻未看到一絲的抱怨或無奈。
印象最深的是張華老師,她那精致的短發、飄逸的背影、灑脫的舉止,其實幾年前已經印在了我的腦海中,可是能夠再一次走進她的課堂,和她近距離地進行交流,是我從未想過的。坐在張華老師的課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們企盼上語文課的那種急切心理,我也真切地體會到了下課鈴一響,很多孩子意猶未盡的悵惘。“又是一節快樂的語文課,我將會有更大的收獲。”每次當學生在課前起立高喊這句話的時候,我都能明晰qvrNHHBo6sBDdJKUfJxwOQ==地看到張老師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像是在暗示,又像是在鼓勵,而每當這時我也覺得孩子們自信多了,似乎他們始終堅信:只要上好這節語文課,自己今天就是成功的。課堂上,張老師還特別注重對學生鼓勵性的評價,她不僅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適時地對學生加以表揚,而且還能夠在課堂上時不時地激發學生挑戰的意識,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不僅對學生如此,對待我們,她依然如此。以笑容贏得笑容,這是張老師的堅守。
二、堅守,提高自我的意識
有幸在學習過程中結識了好多勤奮的“戰友”。一直以為自己算是好學的,沒想到與此次參加國培的老師比起來我簡直有些自慚形穢。每天聽完課,同伴們都是奮筆疾書,我奇怪他們都在寫些什么,于是便好奇地打開了她們的記錄本,密密麻麻的字跡覆滿了一張又一張的白紙,有聽課時的靈感,有課后的反思,有精辟的歸納,也有對日后的規劃,我被這一行行的文字感動著,我感動于同伴們篤志好學的拼命勁,更感動于她們對自我提高這種意識的一份堅守。這里有和我年紀相仿的年輕人,也有已經當上領導的中年人,更有幾近于退休的老教師,在這樣特殊的時刻我有幸結識了他們,是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在無形中推動了我不斷前行的腳步。
要善于求“道”,作為教師的我們本就應該如此,不是嗎?我們每天面對的是自己的學生,如果自己本身就對知識不甚把握,那么還如何要求學生每天做好?所以,求知是我們每天必備的功課,我們可從書中求得真理,亦可從同行中求得寶貴經驗,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有所體悟,有所總結。用虔誠之心開啟知識的殿堂,這是同伴們的堅守。
三、堅守——語文這塊主陣地
教學十年了,卻從未探究過“語文”這兩個字的含義,但是名師的課堂似乎卻頃刻間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語文其實就是國語,只是跨了海峽,叫法不同而已。”石馨老師在做專題講座的時候,這樣說。從“語文”這一詞的演變來說,石老師說的似乎也是如此。那么什么是國語?從文字表面我們可以理解為本國共同使用的語言,其實也就是我們本民族傳承下來的優秀的文化精髓。所以,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應該把握先人留下來的經典,讓經典的東西時時刻刻浸潤孩子的心靈。
而現在,很多時候,我們的語文課堂變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課堂變得新穎了,但同時也逐漸地缺少了語文的味道,我們的課堂變得多樣了,但同時也拋棄了很多經典的東西。一些所謂的“潮流”搶占了語文這塊主陣地,讓我們的課堂失去了她該有的色彩。守住語文這塊主陣地,這是名師們的堅守。
三、堅守——自我的靈感
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一種品質就是“堅守”。聽別人的課,我們常常總是會發出很多感嘆,因為在他人優秀的背后,我們總會無情地發現:這種方法其實我也做過,只是我沒堅持,抑或這種想法我也曾經有過,只是我沒敢嘗試。就是因為這樣一個一個“只是”,我們往往與成功一次一次失之交臂。
石馨老師之所以成功,我認為是因為她堅守了自己的感受,她堅信課堂有效對話的獨特魅力,她堅信經典對學生的詩意滋養;而張華老師之所以成功,我認為是因為她堅守了自己覺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她將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靈感,一些方式系統化,并付之于行動。
張華老師的課,隨意卻有章法,她不受教材的束縛,大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想來其實比什么都重要。她的閱讀五步法、答題五步法、小組輪流批閱法、作文調查評改法等方法,看似簡單,卻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注重自我的靈感,堅持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是智者的堅守。
堅守,其實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對我們語文教師而言,因為我們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使命,我們不僅要堅守自己的責任,更要堅守實現語文教學的價值。
堅守是一種人生態度。李白堅守了一份狂傲,他堅守的其實是人格的尊嚴;杜甫堅守了那份博大,他堅守的其實是愛國愛民的情懷;而陶淵明則堅守了那份自適,他其實是在堅守自己的本心。
參考文獻
[1]劉子超.北島,此刻離故土最近[J].南方人物周刊,2009(46).
[2]張志國.四十年代“新生代”詩歌的詩學意義[J].文學評論,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