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目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中的四要素,聽是鍛煉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學會認真聽講,學會傾聽;說是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學會與別人交流溝通;讀是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其中的意思;寫,是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出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聽說讀寫是學習語文的四項基本能力,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讀”的能力發展還有待加強,需要語文教育工作者不斷培養和提高小學生“讀”的能力。
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一)教師對語文朗讀教學不夠重視
《九年制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中規定,“小學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進行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然而,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依然按照傳統的朗讀教學方法來指導小學生進行朗讀,無非是讓全班學生一起朗讀一篇文章,或者分組進行朗讀。在朗讀過后,教師并沒有過多地去指導小學生該如何朗讀,導致小學生并不知道朗讀課文有什么意義,只知道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做,這對朗讀教學非常不利。
(二)朗讀沒有感情
目前大多數小學生在朗讀教學中都只是單純地接受教師的安排,教師讓學生朗讀,學生就朗讀,讓學生大聲朗讀,學生就大聲朗讀,而要讓學生帶有感情地朗讀的時候,學生就不知所措了,因為他們并不知道什么叫做帶有感情地去朗讀,只能繼續大聲地朗讀,而教師也沒有告訴學生什么叫做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導致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看似在認真閱讀,卻感覺不到其中語調的變化+Gm5U8wFludlNaqWv4lv/Q==,是因為學生根本不理解文章的意思,無法表達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朗讀時間緊迫
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屬于朗讀的時間相對緊迫,在一堂45分鐘的語文課堂中,用于朗讀的時間,大部分只有5—10分鐘。教師在學生朗讀完之后立即就將重點放在了課文學習上,而忽略了學生的朗讀教學。
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優化策略
(一)積極培養學生朗讀興趣
小學生是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對于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所以,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來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激發小學生的朗讀興趣。例如在朗讀《雪孩子》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給小學生提問:小朋友們喜不喜歡堆雪人呀?喜不喜歡和小雪人一起玩耍?這時候小朋友們出于好奇,都會一致回答喜歡,這個時候教師再說:那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找小雪人一起玩好不好?這個時候就已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致了,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好!之后教師再引入正文,讓學生翻開課本,找到《雪孩子》這篇文章,然后引導小學生——今天我們就在這篇課文里堆雪人,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于是,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下,小學生就會很樂意去朗讀文章。在朗讀之后,教師可以問一問同學們知不知道雪孩子去哪里了,以此來引發學生思考。同時,教師也可以準備一個小白兔的玩具和小雪人玩具,讓每個同學都摸一摸、看一看這些玩具。這樣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后面的課文講解中也能夠認真地聽講,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學的知識。
(二)豐富朗讀教學方式
在新的教育制度下,在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也需要運用不同的朗讀教學方式來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例如有獎朗讀、分組朗讀、自由朗讀、對話朗讀、表演式朗讀、競賽朗讀等等。教師可以將這些不同的朗讀方式進行分開教學,也可以結合教學。如在朗讀《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小朋友們分別扮演小壁虎、小雨姐姐、老黃牛、燕子阿姨,四個人為一組,讓每一組的小朋友分別進行角色扮演朗讀課文,獨白由教師來朗讀,然后通過評比,給朗讀最好的小組每人獎勵一顆小紅星,并鼓勵其他小朋友加油。對于小朋友來說,表揚和獎勵能夠促使他們更加樂意去學習,從而漸漸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正確指導學生朗讀技巧
朗讀技巧幫助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能夠流利、正確、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所以,教師要正確的指導學生朗讀技巧。首先,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自身要規范發音標準,從而再規范小學生的發音標準。如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的標準規范。其次,要正確指導學生該如何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在朗讀過程中要注重語調、節奏。例如在朗讀《棉花姑娘》這一文時,第二行的第二句:請你幫我捉害蟲吧!這是一句感嘆句,而且語句中多含有請求、希望的意思,所以在朗讀過程中要將棉花姑娘的這種情感融入話語中;文中的“你們是誰呀?”這是一句疑問句,而且語句中帶有驚訝、驚奇的感覺,所以在朗讀過程中要將這種驚訝的表情和語氣表現出來,同時末尾語調要適當提升,這樣才能夠在朗讀過程中表達出其中的情感。同時在朗讀過程中,對于標點符號的停頓也需要適當把握,不要一口氣全部都讀完了。這些朗讀技巧都需要教師耐心、細心、認真地對小學生進行指導,才能夠真正地提高小學生的朗誦能力,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
三、結語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特別注重小學生的朗誦教學,正確指導和培養小學生的朗誦技巧和能力,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玲玲.優化小學語文朗讀訓練之策略[J].教育,2016(1).
[2]冷永新.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優化策略[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5(73).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