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需要生活化,閱讀教學需要生活化。在《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在“語文觀”理論的支持下,我們可以充分營造生活氛圍,創設生活情景,以課內閱讀做起點,利用生活資源,在師生生活化活動中,整合文本世界與生活世界,讓閱讀教學與生活相溝通,從而達到我們的閱讀教學目標,即進行生活化閱讀教學。
【關鍵詞】閱讀教學;生活化;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盡快適應閱讀,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質量,是現代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也是一個難點問題。我認為現代語文閱讀教學應該以讀為本,以悟為主,以練為基,實施“讀、悟、練”融為一體的教學策略。
一、以讀為本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南宋詩人朱熹曾說過:“讀書有三:心到,眼到,口到。”讀書時如果能做到這三點,那么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回家預習課文只是完成任務性地看一遍題目,也不讀文章內容,這種現象在以藏民族為主的地區更為普遍。現代課堂教學追求的是高效課堂,因此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以讀為本”并不是一遍又一遍機械地讀,而是有目的、有意義、有感情地讀。只有把讀和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學習方法、運用語言、升華思維等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從大量的閱讀中感悟到語言的妙用,才能最終達到學以致用。如:學習《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臺灣剛剛光復,所有人對國語還不太熟練,師生都是初步學習國語,但是他們教授的第一句話是“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三次,層層遞進,都表達了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學生朗讀時,一次比一次堅定。從而真正實踐“《新課程標準》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的教學理念。
二、以悟為主
“以悟為主”并不是一根筋地去思考,而是結合課文內容再加以聯想去理解。如:《圓明園的毀滅》一文,題目寫的是毀滅,但是作者卻用那么多的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就需要學生將看到的圓明園昔日的圖片和被毀滅的圖片進行對比,再展開聯想。由圓明園的雄偉壯觀、氣勢宏偉,感悟到就是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竟然在短短三天里就化成了一片灰燼。領悟作者運用反襯的手法,是為了激起讀者的痛惜和對侵略者的憎恨,從而讓學生記住這段屈辱的歷史,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實踐《新課程標準》“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
三、以練為基
“以練為基”包括“讀中練說”“讀中練思”“讀中練情”“讀后練寫”。
所謂“讀中練說”就是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會思考,把課本中的語文知識化作自己的語言。例如:我在教授《竊讀記》這一課時,先讓學生自己提問題“什么是竊讀”“小女孩為什么急匆匆地離開學校”“為什么我很快樂,也很懼怕”……之后我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并分析小女孩的性格特征。有的學生說:“她很機靈”,有的說:“她很愛讀書”,還有的說:“她對知識很渴望”……學生先從質疑課題入手,從題目中了解大概,進而了解課文內容,層層遞進,不僅了解課文內容還激發學生說的欲望,提升課堂趣味性。充分彰顯了學生的個性。
所謂“讀中練思”就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理解課文的內容,小學生在閱讀中,由于缺乏生活經驗以及閱讀經驗和能力不足,會產生一些認識上的錯誤。例如《落花生》一文,我讓學生質疑課題,學生認為是“吃花生、收花生”的意思,我就向學生解釋,它是“花生、也叫長生果”并且與作者的筆名“落華生”諧音。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聯想真正的花生是埋在土里的,是不為別人所知的。再讓學生聯想到那些具有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品格的人,讓學生明白作者告訴我們的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所謂“讀中練情”就是讓小學生在閱讀時讀出文章中所包含的感情。例如我在講授《梅花魂》一文,可以通過朗讀感悟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及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如:通過外祖父的三次流淚,讓學生感悟到外祖父對祖國是多么眷戀;又如:外祖父對我的囑咐“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經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而外祖父也讓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這樣讀者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就融為了一體。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后練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后練習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靈巧多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但也不能急功近利。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因此要循序漸進,一步步引導學生去練習。讀中練寫也要根據課文內容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根據課文結尾續寫;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改寫故事;根據課文進行人稱的改寫;根據課文擴寫簡略場面的描寫。
參考文獻
[1]韓曉燕.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新一代(下半月),2010(4).
[4]王麗,李剛宜.對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讀與寫旬刊,2011(12).
附 注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GB[2015]MSZX023)。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