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對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這個環節中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起到關鍵性作用,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在字面意思上很明顯就是要強調“讀”,必須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文字識別能力,只有理解了課文,才會對于文章有深刻的認識,進而學會應答閱讀題。本文主要講解怎樣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入手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關鍵詞】興趣;閱讀能力;方法;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本文通過分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淺談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采用哪些教學方法,從而有針對性地改善教學,提高學生整體閱讀能力。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使學生可以“喜歡閱讀,感知閱讀的快樂”,就代表著只有有了興趣,才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使閱讀成為一種快樂的事情,給人一種愉悅的感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培養興趣作為一個關鍵點和切入點進行教學:
1.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首先提出一些疑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應該在課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有興趣閱讀,對課文中將要發生的事情有一定的猜想,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讓學生看一下題目,再對題目提出一些自己的疑問,說出自己通過題目想知道些什么,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疑問進行閱讀,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調動學生的思維,將自己融入閱讀中。
2.把學生帶到課文中的情景,使得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比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在課前教師可以根據這篇課文的內容設置一定的場景來講解這個故事,可以在講解一半后突然停止,告訴學生接下來的故事就在課文中,學生就會更加認真地讀完這篇課文,這是一種求知欲,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探索。
二、閱讀方法是關鍵
語文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可以讓學生能夠自主讀書,不用老師講解就可以自己理解這篇課文,甚至可以自己來寫作。其實教師講解語文的過程并不是只是對學生有一個知識的傳導,更多的還是要教會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可以從下面幾個方法入手:
1.找出關鍵詞和句子,重點理解體會其含義。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就應該養成這樣的習慣,在學習一篇課文時,應該讓學生明確課文主旨是什么,體會文章的主要思想,這是一個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主要方法。另外還可以運用對比法,教會學生體會文章的深層含義,比如在《竊讀記》中用“餓狼、懼怕、快樂”等詞語來描述文章中小主人公的心情和表現,學生可以通過對比自己心中的想法來更加深刻體會主人公的心情,更深層地理解課文主旨。
2.根據作者的思路,理解整篇課文。作者的思路一般都是有一定的順序的,教師就應該教會學生找出這樣的順序,學會自己獨立思考閱讀,了解故事的經過,才可以真正理解課文。如果遇到難懂的部分,應該教會學生怎樣去品析這些句子,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閱讀,直到弄懂課文為止。
3.教師在課前應該提出明確的要求,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如果要想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前預習情況展示非常重要,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對于課堂效果的提高也起著一定的作用。怎樣教會學生課前預習呢?一是需要大致閱讀,主要目的就是理解文章主要內容,了解課文講了些什么,理解文章大意,為下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做鋪墊。二是進行詳細閱讀,對文章進行細致閱讀找出相關疑難問題,深入地進行思考。
三、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保障
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對于學生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于學生今后的個人素質培養也會有幫助,教師需要提醒學生的是在閱讀過程中要專心致志,并在閱讀過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目的就是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比如在課文《魯濱孫漂流記》一文中,要邊閱讀邊思考,“魯濱遜是怎么生活的?他遇到一些沒辦法解決的事情會怎么辦?他最后回來了嗎?”學生通過通讀全文,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回答相關問題,真正地成為書中的主人公,跟著他們一起去探險,與作者產生共鳴進行情感交流,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教學生形成記錄的習慣。記錄的方法有很多,如果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句子和優美的詞句,可以在文章中標記出來或者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寫出自己的讀后感,養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才可以使今后的閱讀教學更加順利高效,提高課堂效果。所有習慣的養成都需要一個過程,而且要堅持下去,所以在閱讀習慣養成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加強訓練,引導學生反復實踐,將習慣變成自然。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從改善教學方法入手,但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教師對于學生閱讀方法的傳授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韋慶華,張俊.論有效教學情境的營造與素質教育的實施[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2).
[2]魏紅,申繼亮.高校教師有效教學的特征分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3).
[3]韋慶華,張俊.論有效教學情境的營造與素質教育的實施[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