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朝鮮族小學和漢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素養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朝鮮族小學和漢族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素養均接近良好水平,朝鮮族小學在閱讀知識方面顯著性低于漢族小學,在閱讀能力與閱讀態度兩個維度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研究建議朝漢小學應提高家長對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重視程度;朝鮮族小學還應加強閱讀環境建設及教師指導。
【關鍵詞】朝鮮族小學;漢族小學;低年級;閱讀素養;對比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國際閱讀素養發展研究發現:“閱讀素養是學生在早期的學校教育過程中獲得的能力。它是學習各種學科的基礎能力,是學生進行創新和個人發展的能力?!薄缎抡n程標準》強調并明確提出了對小學生的閱讀要求。本文依據《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編制了《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素養調查問卷》,從閱讀知識、閱讀能力、閱讀態度考察小學生閱讀素養狀況,從教師閱讀激勵與指導、學校閱讀資料、學校閱讀環境與活動、家庭閱讀支持等方面考察小學生閱讀素養的影響因素,選取延吉市某朝鮮族C小學和某漢族H小學的二年級小學生為被試對象,對朝鮮族小學和漢族小學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素養現狀開展對比研究。
一、調查結果
表1數據顯示,朝鮮族小學生閱讀素養一般,漢族學校小學生閱讀素養較好。漢族學校小學生在閱讀知識、閱讀能力、閱讀態度及閱讀素養總體情況略好于朝鮮族學校小學生;朝、漢小學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素養總體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閱讀知識方面漢族學校小學生顯著地優于朝鮮族學校小學生。
表2數據顯示,在閱讀知識方面,朝、漢小學生了解讀物類型狀況較差。漢族學校小學生標點符號掌握情況顯著地優于朝鮮族學校小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朝、漢小學生寫作能力都較差。朝鮮族小學生寫作、交流、標點符號運用狀況較差,漢族小學生寫作較差、特別是閱讀量很差。漢族學校小學生的朗讀、默讀、運用標點符號等閱讀能力顯著地優于朝鮮族小學生,閱讀量方面漢族學校小學生顯著地低于朝鮮族學校小學生;在閱讀態度方面,朝、漢族學校小學生閱讀認知、閱讀興趣、閱讀情感狀況良好,閱讀意志、閱讀習慣較差。朝、漢小學生閱讀態度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表3數據顯示,朝、漢小學教師在激勵和指導小學生閱讀方面均狀況良好;漢族學校小學生的閱讀支持保障情況接近良好,而朝鮮族學校小學生的閱讀支持保障情況較差;朝鮮族學校的讀物種類和數量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要,學校讀書環境和讀書活動方面不能激勵學生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朝鮮族家庭在陪伴孩子閱讀、營造家庭讀書氣氛區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方面較差。漢族學校小學生家庭在家長示范閱讀、營造良好家庭讀書氣氛方面亦較差。
二、分析與討論
(一)朝、漢族學校小學生閱讀素養發展的共同點
1.朝、漢族學校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素養發展均處于一般水平,無顯著性差異。2.朝、漢族學校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知識方面,了解讀物類型均較差。3.朝、漢族學校小學低年級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寫作、進行閱讀情況交流均一般。4.朝、漢學生低年級學生在閱讀態度方面,閱讀意志、閱讀習慣均較差。
(二)朝、漢族學校小學生閱讀素養發展的不同點
1.朝、漢族學校低年級小學生在閱讀知識方面,掌握標點符號情況存在顯著性差異。這是由于朝、漢兩種語言在詞句、詞義、句法、寫作要求等方面存在差異,朝鮮語句法、斷句相對于漢語要繁雜,朝鮮族小學生在正確運用標點符號上相對困難些。2.朝、漢族學校低年級小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朗讀、默讀能力存在顯著性差異,朝鮮族小學生顯著地低于漢族小學生。這也是兩種語言詞義、句法差異所致,還有就是民族文化背景的差異。
(三)朝、漢族學校小學生閱讀素養發展影響因素的共同點
朝、漢族學校小學生家庭示范閱讀亦即營造家庭閱讀氣氛方面都較差。家長以身作則引導孩子閱讀、使孩子感受家庭“書香”氣氛、潛移默化影響孩子閱讀方面都比較差,不能起到榜樣示范作用。
(四)朝、漢族學校小學生閱讀素養發展影響因素的不同點
1.朝、漢小學圖書種類與數量、讀書環境與讀書活動方面,漢族學校狀況良好,朝鮮族學校則較差。一是由于朝鮮族少兒讀物編寫、出版量遠遠不如漢文讀物,二是由于民族文化遺產資源遠遠不及漢文化資源博大、豐厚,三是由于讀書環境建設與讀書活動組織的經驗方面,朝鮮族小學稍遜于漢族小學。2.朝、漢族學校小學生閱讀素養的家庭支持方面,朝鮮族小學生家庭陪伴孩子閱讀落后于漢族小學生家庭。這是由于朝鮮族學校留守兒童比例大,留守兒童比例在60%至80%左右,朝鮮族學生家長多出國打工或到內地發達地區打工,不能陪伴孩子,更談不上陪伴孩子閱讀。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從調查結果來看,朝鮮族學校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知識、閱讀能力、閱讀態度及總體閱讀素養均處于一般水平,漢族學校小學生閱讀素養略好于朝鮮族小學生,但無顯著性差異;朝、漢學生低年級學生在閱讀態度方面,閱讀意志、閱讀習慣均較差;漢族學校小學生的閱讀支持保障情況接近良好,而朝鮮族學校小學生的閱讀支持保障情況較差;目前制約朝、漢族學校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素養的重要因素是家庭示范閱讀亦即營造家庭閱讀氣氛方面都較差。影響朝鮮族小學生閱讀素養的重要因素是學校圖書種類與數量有所不足、學校讀書環境建設與讀書活動組織相對滯后、家長陪伴嚴重
缺失。
(二)建議
基于以上調查結果與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1.重視朝、漢族學校閱讀知識方面的培養。增強學生對不同讀物類型的了解,經常推薦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讀物給學生,而不僅僅局限于童話、寓言等讀物類型。
2.加強朝、漢族學校在寫作、交流方面能力的培養,漢族學校還應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3.重視學生閱讀意志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學生只有具有頑強的閱讀意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喜歡閱讀,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
4.朝鮮族學校應增加學校的圖書種類與數量,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還應創設良好的讀書環境,舉辦豐富的讀書活動。例如舉辦讀書周等讀書交流等活動,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5.朝、漢家庭都應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父母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家長除了鼓勵孩子多讀書,還應言傳身教,經常與孩子一起讀書,相互交流,從而提升孩子的閱讀素養,增加孩子的知識儲備。
6.關注朝、漢族學校留守兒童狀況,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要從學校、教師、家長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發揮最大效力。
參考文獻
[1]劉向春.關于中小學生閱讀素養的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4.
[2]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小學語文)[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
[3]劉向春.關于中小學生閱讀素養的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4.
課題項目:延邊大學2015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民漢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素養的比較研究”(項目編號:ydbksky2016145)
作者簡介:董楊,女,1994年生,黨員,吉林省延吉市人,延邊大學師范學院2013級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鄒欣,女,1996年生,團員,吉林省安圖縣人,延邊大學師范學院2013級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金哲華,1965年生,朝鮮族,吉林汪清縣人,延邊大學師范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為通訊作者。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