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技術以其巨大的容量、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直觀的感受迅速得到人們的青睞。本文就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性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這個問題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從而引導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正確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作用;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計算機網(wǎng)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在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可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從而化難為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正確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從而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技術是老師的好幫手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的更新,老師們雖然也在積極地“充電”,但有時也會覺得力不從心,備課時出現(xiàn)的某一個知識點往往讓自己抓耳撓腮。這時候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越性就凸顯出來了,你只要在網(wǎng)絡信息世界逛一圈,難題就迎刃而解。比如我在備《草船借箭》這一課時,由于我歷史知識比較欠缺,所以對文章中人物的關系有點不清楚,備課上遇到了一點問題,我借助網(wǎng)絡資源很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理清了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之間的關系。再比如:我在備《草原》這一課時,像“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這樣的詞不是靠語言解釋和想象就能夠讓學生理解的,因為我的學生從來沒有見過草原,很多學生連大一點的草坪都沒見過,他們的認知不可能達到那個程度。要想讓學生準確地理解這些詞語從而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只能借助多媒體畫面,一幅幅草原風光的圖片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了詞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不需要過多的語言解釋,學生一下就能明白詞語的意思。
二、多媒體技術是學生的好家教
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使我們的學生積極地加入了網(wǎng)民這一行列,在家長和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很多學生都能合理、正確地運用網(wǎng)絡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借助網(wǎng)絡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語文學習中這些現(xiàn)象尤為明顯。比如:現(xiàn)在學生的預習做得較扎實。以前讓學生預習課文,大多數(shù)學生都在應付,因為他們不愿意動手去查工具書,況且自己碰到的有些問題在工具書中也查不到,所以就把大量的問題留到課堂上解決,學生沒有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現(xiàn)在的孩子們在預習過程中有問題隨時隨地都能借助網(wǎng)絡解決,也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課前把預習做足了,在課堂上就可以很好地和老師、同學互動,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
三、多媒體技術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一)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感知
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整體感知,離不開情境的再現(xiàn)。而多媒體技術在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方面所具備的能力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jīng)]有辦法超越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章所描述的意境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再現(xiàn)出來,調(diào)動學生多個感官去感知文章內(nèi)容,以加深理解和影響。
(二)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
學習課文要咀嚼那些生動、優(yōu)美的詞句讓學生理解體會那是很難的。因此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眾所周知,如何巧妙地突破文章的重難點,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師不斷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恰當運用多媒體巧妙地再現(xiàn)課文中的情景,不僅能夠突破知識的重難點,而且能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中增強學習的趣味。比如在教學《頤和園》時,作為導游的我就帶領學生參觀一個個景點,讓學生仔細觀察一個個景點,讓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描述有關畫面,然后我把描述畫面難理解的好詞句再用圖片示出,如“望不到頭、神清氣爽、閃閃發(fā)光、金碧輝煌、隱隱約約、姿態(tài)不一”“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等詞和句子,用圖片來理解,大大減少了難點。將文字、圖片、音樂等有機統(tǒng)一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多媒體技術有利于信息的及時反饋,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形成反饋快、知識遷移快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將語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和智能發(fā)展。如在教學《荷葉圓圓》這篇課文時,我在課件當中做了一篇短文,短文里面用到了本節(jié)課學習的所有生字,其他的字都是學過的較簡單的字。我在教學完課文時為了檢驗學生的識字情況出示了這篇短文讓學生讀,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反饋了信息,也鞏固了識字,并且讓學生知道了如何去運用學到的生字。學生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高,學得輕松,學得快樂,這樣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雖然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種提高語文能力的輔助性教學手段,我們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文教學時不能讓它凌駕于語文學科之上,而要看到它的優(yōu)勢與不足,讓它與語文學科有機融合,更好地進行教與學。
參考文獻
[1]陳緒常,龔明斌.多媒體設計與運用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1.
[2]余勝泉,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閻立欽.語文教育學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