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重要科目,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可以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更要重視生本課堂的構建,通過創設具有意趣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從小就愛上語文知識的學習,進而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本文就以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小青蛙》教學設計為例,探討如何構建意趣無限的生本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學習目標:1.通過兒歌誦讀,認識“清、晴”等12個生字和病字旁1個偏旁;會寫“青、清”等7個字和橫折提1個筆畫。2.了解“青”字族漢字的特點,體會形聲字的構字規律。3.多種方式趣讀兒歌,激發學生學習兒歌的興趣。喜歡小青蛙,有自覺保護青蛙的意識。
學習重點:學習趣讀兒歌的方法,遷移放學自讀兒歌,了解 “青”字族漢字的特點和規律。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點燃學習熱情
課前談話:以老師的姓氏作為導入語,讓學生補充知道的與老師姓氏一樣的名人和明星,告知孩子同一姓氏的人可以說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導入新課:
1.課前看動畫《小青蛙》的歌曲視頻,激發興趣。2.簡筆畫“小青蛙”揭題:你瞧,動畫里的小青蛙來到我們的課堂(教師在黑 板上快速畫一只小青蛙)和我們一同學習來了(板畫后板書:小青蛙)。3.導學:同學們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嗎?那就和它打個招呼吧!(學生齊讀課題)4.說說你對青蛙有哪些了解?5.導入: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看,小青蛙它來了,還為咱們帶來一首兒歌呢!(學生齊讀課題)
二、趣讀拓讀盡顯方法傳授
(一)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仔細聽,聽準你圈畫的生字的讀音。2.導學:多有趣呀!你們想讀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出示三個自由讀書的要求:讀讀兒歌,注意讀準字音;看看兒歌有幾句話;想想兒歌講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3.指名讀文,讓學生認真聽,評評同伴讀得怎么樣?(注意糾正兩個詞“事情”和“眼睛”是輕聲)
(二)學習兒歌
1.兒歌有幾句話?2.每句話講了什么?(隨著學生的回答借機完成板書:大眼睛(外形),捉害蟲(保護)。理解過程中適時引導“做了不少好事情”的言外之意“做了很多很多好事情”。
(三)趣讀拓讀
1.指導停頓。師:要想把兒歌讀好,首先要注意停頓。(讓孩子動筆在兒歌中標記處停頓)
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護/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
請你/愛護/小青蛙,好讓/禾苗/不生病。
2.指名檢查,指導學生讀好停頓。
3.新授三種自創讀兒歌的方法:“回聲讀”“相聲讀”和“彈舌打響讀”。
(1)“回聲讀”——首先師生配合讀兒歌,再男女聲配合讀兒歌。(體會回聲讀的趣味)
河水清清天氣晴,——天氣晴、小小青蛙大眼睛。——大眼睛
保護禾苗吃害蟲,——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好事情
請你愛護小青蛙,——小青蛙、好讓禾苗不生病。——不生病
(2)“相聲讀”——根據提示,學生小組合作讀,展示讀,教師評讀,指導學生帶著動作讀。(相聲的“捧哏”部分意在理解句子,讀出“相聲”的腔調張揚學生的個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河水清清天氣晴,好天氣!小小青蛙大眼睛。帥氣!
保護禾苗吃害蟲,真能干!做了不少好事情。頂呱呱!
請你愛護小青蛙,必須地!好讓禾苗不生病。小醫生啊!
(3)“彈舌打響讀”——女生一組先讀,男生給女生彈舌打響給女生伴音。(每個人都有事做,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任務付出努力)
4.拓讀兩首兒歌。
第一首根據主題拓展《青蛙種豆》讓學生在學習單上畫出要“回聲”的地方。《青蛙種豆》:清水塘,亮悠悠,青蛙媽媽來種豆。撲通一聲跳下水,種了顆顆黑豆豆,黑豆豆,發了芽,水塘里面游啊游。青蛙媽媽種的啥,原來一群蝌蚪啊!
同桌練讀,師生合作讀。
第二首根據讀法拓展《搖啊搖》,師生共同完成“捧哏”部分。
《搖搖船》
搖搖搖,一搖搖到外婆橋,( )外婆叫我好寶寶。( )糖一包,果一包,( )還有餅兒還有糕點。( )
三、字族識字快而實多又多
1.觀察生字,發現了什么?(學生找出很多字都有一個“青”字)2.多種練習由淺入深辨析“青字族”中的字“清、晴、請、睛、情”。3.拓展識字“包字族”。4.認識本課其他的生字。(1)讀字音,找朋友,找玩朋友,玩青蛙跳傘、摘蘋果等游戲認識生字。(2)用“保護”練習說話。
四、先看后說先描后寫
1.課件出示生字:“青、清、氣、晴、情、請、生”。2.讓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名說后讓學生在書上描紅感受間架結構和運筆過程。4.教師在田字格中示范書寫,學生練寫。
五、意趣課堂意猶未盡
采訪式的結尾,老師走到孩子們中間,采訪小青蛙(每個孩子都是小青蛙),你是一位會朗讀的小青蛙,能說說你這節課的收獲嗎?你是一位會傾聽的小青蛙,能說說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和本領嗎?
六、結語
總之,通過對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小青蛙》教學設計,創設意趣無限的生本課堂,為廣大教師提供些許參考,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加受到學生們的喜愛,讓語文教學效率得到提高,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