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江蘇 淮安 223005)
【摘要】兒童的語用學習應當是一種積極語用學習,具有個性化、規范化和創造性。小學語文教師要把積極語用作為一種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以科學的姿態研究與之相關的教學范式,以積極的情緒消弭因消極語用教學帶給兒童的不良影響,讓兒童在積極主動中提升語文素養。
【關鍵詞】積極;語用學習;影響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兒童的語用學習應當是一種積極語用學習,是指基于兒童的情感自覺、個性言說和獨特審美的言語行為,是一種凸顯兒童本體存在的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它融合了言語行為理論和會話含意理論,超越了偏重機械認知、單項接受為主的復述性言語行為,具有顛覆性價值和開拓意義。
一、價值,對兒童語用學習本質性考量
個性化,積極語用明確定義了主體,強調主體意識的復蘇,注重個人主體對于語用行為的承擔和施行,與一段時間內普遍存在的“類本質學習”有了顯著的區別。
規范化,理論上的建樹是將兒童的語用學習規范成七個策略 “聽說讀寫思視評”,認為“思”是統領,貫穿學習的始終,“聽讀視”是納入與內化,“說寫評”是外化與表達。
創造性,在兒童語用學習的過程中,關注表達,關注思維的解放,倡導天性的流露和獨立的評說,注重引領兒童“求真、崇善、唯美”,在積極主動中實現語文素養的積淀與語用能力的提升。
二、范式,在兒童語用學習探索中建構
(一)激活語“情”:讓語用學習“溫潤”
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指出:兒童的言語運用并不像成人那樣具有很高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時候表現為情境化、情緒化。教師要注意營造課堂情境,幫助兒童調節好學習情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課中要努力地創設審美情境,利用多種媒介調動兒童內在情感,采用音樂渲染、語言描述、深情吟誦、情景再現、實物展示等,全方位地調動興趣、激活情感。
【案例】蘇教版語文第二冊《雨點》
用“雨點娃娃們落進哪里了,在干什么呢”這一質疑展開閱讀探索,感悟“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等動詞的內在意蘊和語篇邏輯。在這個基礎上再給出一定的生活場景,讓兒童仿照課文語句暢快表達。
師:雨點娃娃們還到過哪些地方,在干什么呢?
生1:雨點落到草葉上,拽著葉片玩滑梯。
生2:雨點落到茶杯里,叮叮咚咚唱起歌。
生3:雨點落到女孩的傘面上,開心地蹦跳著。
(二)感悟語“意”:讓語用學習“沉潛”
找到適宜的“例子”,悉心研讀;課堂上兒童充分交流表達,教師適時點撥;依托文本,從個體的語感體驗開始,表達自我的發現,總結規律性的實質,再引導兒童把這發現運用于更廣闊的實踐。把握文章的內涵,經歷意會的過程,兒童的語用意識才能被喚醒,才能進行真正的語用學習。
【案例】蘇教版語文第十一冊《青海高原一株柳》
從“柳樹之形”感受環境之惡,從成長歷程感悟生命偉力,從同一樹種不同處境的對比中體悟“高原柳樹之神”。感情因理解而激活,表達因共鳴而勃發。
師:這株柳樹“神奇”在哪里?為何讓人望而生畏?
生1:在青海高原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卻成長得如此高大,太神奇了。
生2:在成長過程中透出的那種超出想象的毅力和韌勁,太不可思議了。
生3:這樣一棵不屈于環境,頑強抗爭的柳樹和它所代表的一個群體,太讓人震撼了!
(三)領會語“法”:讓語用學習“舒展”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語用學習就是學習表達。在課堂中學語用,最終要達到“不需要教”。準確地遣詞造句是一種高超的表達,閱讀時結合內容把握詞義、語義,尤其是關鍵語詞表情達意的作用,對于學習表達大有裨益。
【案例】蘇教版語文第七冊《開天辟地》
想象是閱讀神話故事的基本策略,引領兒童在想象中讀懂故事,學習語用,感受盤古的獻身精神,收獲閱讀的方法。
師:課文連用九個神奇瑰麗的想象,寫出了盤古化生萬物的情景。大膽地想象,照著這樣的句式說一說,還有什么樣的變化。
生1:茂密的毛發變成了繁茂的樹林。
生2:粗大的手指變成了起伏的群山。
生3:晶瑩的汗滴變成了無數的甘霖。
(四)蓄養語“能”:讓語用學習“柔韌”
兒童語用學習旨在蓄養語能,促進個性表達力的提升。兒童語能的蓄養是一個慢慢浸濡的過程,教師要喚醒兒童的主體意識,弘揚兒童的個人價值,充分調動各種感官,讓兒童歷練語用實踐。
【案例】蘇教版語文第六冊《日月潭的傳說》
方法一:
師:眾人說了許多戰勝惡龍的方法,同學們能用關聯詞概括成一句話嗎?
生:要想戰勝惡龍,不僅要請到水性好的人,還要拿到金斧頭和金剪刀。
生:要想戰勝惡龍,不但要有高人,還要有神器。
方法二:
師:當我們讀完整篇課文后發現,其實這個傳說只講了兩件事,能把這兩件事連起來說一說嗎?
生:大尖和水社歷經辛苦拿到了武器,大敗惡龍,救出了太陽和月亮。
方法三:
師:(出示:一籌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嶺千辛萬苦)看誰能 用這些關鍵語詞來概括傳說故事的內容。
如此,兒童的語用學習正在以科學的姿態找尋與之相關的范式,從而形成母語文化獨具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潘涌.21世紀中國母語教育新觀念[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2).
[2]開健,魏海燕.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抓點提問例談[J].廣西教育,2011(1).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