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積石山縣積石中學,甘肅 積石山 731700)
【摘要】高中語文選修課是隨著新課標的推廣而推行的,在我國很多地區已經開始正式運行并取得了一定的寶貴經驗。選修課是一種全新的課程,師生對其認知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本文將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為進一步深化新課標的地區提供相應的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選修課;問題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選修課需要符合實際情況
選修課與必修課不同的地方在于,選修課可以由教師根據本地或本校校情有針對性地選擇。另外因為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按照學生的不同個性進行教學,這種基于個性化教學的目的,也是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培養,這也是選修課開設的必要性。因此發展學生的個性學習和增強學生的個性愛好學習,也是教師開展選修課教學的原則。不同的選修課會為不同個性的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選修的課程,如有需要也可以師生共同探討選擇其中共同感興趣或有必要的模塊進行教學。例如,對《〈史記〉選讀》一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對這一課里面的一個知識點進行研讀或探究,而這里面的文言文還可以加強學生對古文語言的理解,也可以進一步針對文言文閱讀進行研究。
在進行選修課的選擇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情進行教學,選修教材的內容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內容非常精深,而高中生的知識還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如果選擇過深的內容可能學生也接受不了。同時根據普通高中需要面向大眾的教學思想,與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使現在的高中語文教學在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面、閱讀能力與思維水平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因為距離的客觀存在,使教師在選擇選修課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與選修教學的質量,所以需要對選修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同時教師在對選修課內容進行取舍的時候還要從現實的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如會不會影響教學進度,會不會影響高考。
二、選修課的學習過程與方法需要具有個性
選修課有多個專業的選修模塊,且每個模塊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性質。模塊化的設計就注定了高中語文的選修各個模塊存在各種不同側重和思想。因此,在進行選修課選擇時,需要選擇與課程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所以在選擇選修課的時候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對于選修課的教學方法也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靈活選擇,如集中學習、小組學習、個別學習、合作學習等。例如在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系列,可以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先選擇文章進行研讀,再進行討論,然后再讓學生寫出讀后感。
選修課與必修課不一樣的地方是必修課需要全面地細致地講,可以面面俱到,但是選修課因為其理論的深奧性及涉及的點比較多,不需要面面俱到,在學習的方法上可以靈活一點兒。就重點內容進行更深入的講解和探討,鞏固基本知識點,舉一反三,就學習中的重點問題展開,有的放矢,少而精地進行學習,力求重點突破。選修課的每次研習最好圍繞一兩個問題展開,不求面面俱到,否則無法真正進行研習。因此在研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確定一個或兩個重點,同時要有方向,針對不同的學生還需要選擇不同的內容進行研習。例如對《論語》的研習中可以選擇對孔子的研究,可以將其作為思想家、教育家和其宣傳的儒家思想進行研討。
三、控制好綜合性與專題性的結合問題
在選修課推行階段,有的學校并不從綜合性與專題性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只是片面地選擇綜合性的問題或專題性的問題進行研討,殊不知就會產生了形而上的錯誤。而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要求的是需要綜合所有的知識點進行教學,而不是提出其中的一項,這種教法無法使學生真正地多方面地了解問題。這就需要在綜合性的基礎上,完成專注研習。因此在設立選修課內容的時候需要點面結合,不能一葉障目,可以從眾多的選修模塊中進行選擇,這是基于學生與學校自身情況的一種綜合性的選擇。同時因為選修模塊具有不同的功能,而選修課程的價值也不僅僅是其中的幾個模塊的簡單組合,這就需要對這些模塊相互作用后所能產生的協同作用加以研究后的選擇。
在選修課程研習過程中,所需要達到的結果不僅僅是可見的顯性成果,還需要隱性成果,但是在進行研習的過程中,只要學生能對選擇出來的選修課達到論之成理、言之成據即可,畢竟高中選修課的開設目標是以個性化為前提的。因此,研習的階段性限制也注定了其研習的局限性和要求的局限性,而這時需要注意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思路、知識面、學習方法和合作精神等這些隱性成果,這些隱性成果會為高中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帶來更多的好處。
四、選修課在課型的選擇上要符合中學生特點
高中生的語文程度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與學術研究還具有一定的差距,這就注定不能按照學術研究的方法拔苗助長。語文選修課需要明確把握的是不能將選修課上成專題課,這是度的把握。然而因為高中教學的指揮棒是高考,很多教師在進行選修課選擇的時候還是不可避免地對課程進行以知識為中心的課型設計。這種教學方式違背了選修課的開課宗旨,是與新課改精神不相符合的做法。
因此選修課的基礎原因在學生,再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即可,開課時按照學生應有的基礎實事求是地教學即可。選修課也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環,合理地利用好選修課對語文教學的提高有明顯的作用,對學生也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于建生.高中語文選修課學生評價機制的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0(25).
[2]譚菊妹.對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幾點思考[J].江西教育,2011(12).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