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東安縣鹿馬橋鎮金江中心小學,湖南 永州 425909)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體制已在全面的改革中。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能夠有效地進行教學是當下學校及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本文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的課堂教學來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是學生開始了解語文知識的開始,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最重要的時期。在這一階段,能夠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有效性的教學,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影響。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形式單一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對學生學習知識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準確把握教材內容,保證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在當下,還有很多教師的教學模式并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主要是以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講臺上講授,學生在課桌上被動的接受,完全忽略學生內心的發展需求以及接受知識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過于單一,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并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效率不高
語文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不高,學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原因。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對教師所留的課后作業以及課前預習,并不能認真完成,小學生正是好動的時期,回到家之后,很少有學生的心思會放在作業上。所以,就會導致學生在上課時,對教師所講的內容并沒有一個大體的印象,就會很容易使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對學習的內容沒有深入的了解,久而久之,會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越來越低。
(三)課堂質量不夠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會經常出現一種現象,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在講臺上講得慷慨激昂,學生也積極配合參與,整節課的教學過程進展得非常順利,但是一節課過后,再上課對學生進行提問時,學生的回答并不如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教師已經采用多媒體等設備進行教學,但是,教師在利用小組討論、多媒體等形式的教學時,是否應該注意方法的運用。有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過于追求表面的形式,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在教學中,教師以自己為中心,沒有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很多學生都是順著老師的思路回答問題,并沒有真正理解教材的內容,對知識掌握得也不全面,一味地被動接受、一味地灌輸,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教學的準備階段
1.教師認清自己的位置
作為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位置,學生才是占據主體地位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起引導的作用。教師首先要準確把握教材,課前做好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規劃,其次應在教學中不斷地反思自己,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最后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完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小馬過河》這一課中,教師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圖片,小馬、牛伯伯等教材中的人物,利用這些圖片進行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容,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
我國教育在不斷改革,教學不再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地了解學生,改變傳統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內心需求,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下,要做到全面了解學生。
3.教師應做好備課
教師在教學中離不開教材的內容。而當今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善于用教材,而不是單純地教內容。例如:在教學《春望》這一課節時,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直接根據教材上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便可以,但這樣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教師在教學前應備好課,將作者的生平以及相關的詩詞進行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
(二)教學的實施階段
1.創造平等的教學氣氛
教學本身就是教師與學生在平等的基礎上展開的,要保證教學過程中平等、輕松的課堂狀態。對教師而言,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給學生足夠的自信,應用最真誠的心來面對學生。例如:在《稱贊》這一課中,教師可以找學生來扮演角色,教師與學生進行對話,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尊重。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平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才能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增加課堂的氣氛,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進行適當的引導,教師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學習知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采取提問的方式
無論什么樣的課堂,都少不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傳統的提問方式并沒有多大的作用,只是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回答。教師可以適當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發揮他們的思維,進行探索。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課件、圖形等物體來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也可以進行開放式的提問,充分擴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可以隨心所欲進行回答,不受教師思路的束縛。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想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一定在真正掌握教材的基礎上改變教學方式,全方面去了解學生,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并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的內心需求、接受能力、知識水平來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進而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作者簡介:唐明算,湖南東安人,一級教師,東安縣鹿馬橋鎮金江中心小學校長,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龍賢東)